中美气候谈判报道中隐喻的批评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enal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隐喻富有影响力,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名作---《我们生存的隐喻》一书出版以前,隐喻只是被当作修辞方法。在此书中他们提出了隐喻认知理论,即隐喻是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从此隐喻理论被运用到多学科中,研究成果颇丰。英国学者Chartris-Black提出的隐喻批评分析法(CMA)即运用语料库进行隐喻批评研究的方法就是众多研究成果之一。他认为隐喻可以揭露语言使用者潜在或可能的目的,因此隐喻在语篇中具有修辞和意识形态研究价值。目前在国内众多隐喻研究中,结合语料库进行中英新闻语篇对比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采用隐喻批评分析(CMA)模式,将中美主流媒体自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到2010年坎昆气候峰会相关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了110篇关于气候谈判报道(中国60篇,美国50篇),建立起两个小型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在语料库中查找隐喻关键词的使用频度和搭配情况,结合新闻背景,分析中美媒体如何通过隐喻说服和影响读者。研究发现,中美气候谈判报道中运用了大量相似的隐喻,即道德隐喻、战争隐喻、旅程隐喻、建筑隐喻、运动隐喻和犯罪隐喻等。其中道德隐喻、战争隐喻、路程隐喻在中美新闻报导中使用最多,意在传达出这些概念:气候协议是道德规范,气候谈判是场战争,气候谈判是漫长艰难的旅程。尽管中美报道中大量使用这三大隐喻,但使用频度上有所不同。在中国报道中使用频度最高的是道德隐喻,通过此隐喻表达“气候谈判应该公平,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定会履行自己气候减排的承诺”。而在美国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是旅程隐喻,即“气候谈判是漫长的艰难的旅行,气候谈判之路充满险阻,因此美国也就不能做出任何承诺。”可见即便针对同一事件,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隐喻的选择和所要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由此作者认为隐喻可以揭露出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意识,进行隐喻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在阅读新闻时的批评意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回顾及追踪,对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内涵以及测量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述评,最后对感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聚力中国梦的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有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本文利用2005—2007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探讨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价值的
建立火电厂引风机变频加静叶调节的工作性能曲线四维模型,对引风机在不同频率时的静叶调节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及寻优,搭建引风机失速的临界工况模型,为解决引风机失速问
追求成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其乐无穷的个人生命旅程.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会导致各种不同的追求路径,不同的路径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对结果的把握在前期谁都无法预
期刊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新的商业规范,单纯以企业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运营方式难以为继。企业需要在运营过程中主动回应不同利益相关方的现实需求和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土地管理,基于这种局势下,给测绘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土地测绘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系统性很强的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诊治新进展。方法:对82例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结果: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结核病变范围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较为残酷的外部环境,面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行为予以规范,以此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
介绍了高速公路浸水路堤的特点、类型、稳定性验算、填筑及其基底、边坡的防护,简要分析了在水的作用下浸水路基稳定性所受的影响,给出了渗透动水压力的计算及边坡稳定性的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