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盐运移试验研究与数学模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一维积水入渗与滴灌点源入渗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盐碱地的特点,利用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方法,对一维积水入渗与膜下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推求了一维积水人渗条件下土壤水盐传递过程的简单数学模型。 在室内进行了一维积水入渗条件下同一土壤质地、不同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不伺的灌水历时及相应的湿润深度的水盐运移模拟试验研究。就一维积水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盐分分布变化特征的规律、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水盐运移的影响以及水盐耦合迁移特性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累计入渗量与入渗时间符合Kostiakov模型;湿润锋、入渗率与入渗时间成幂函数关系;不同历时的含盐量、盐分浓度、Na~+、Cl浓度与土层深度之间都存在着良好的指数关系;脱盐区深度、含盐量锋值位置、盐分离子锋值位置随着入渗历时的增加而增加,且符合幂函数关系;对于相同的湿润锋深度,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不利于上层土壤的脱盐;累积入渗量与盐分变化特征值成幂函数关系。在分析土壤水盐耦合迁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达西定律、Brook-Corey公式以及土壤水分通量q仅为时间的函数的假定为基础的一维水分入渗模型和以对流弥散作用和通量平均浓度CJ=kC和CJ=uC_z伙为系数,u为浓度分配系数,C为浓度,z为土层深度)的假定为基础的单参数和双参数土壤盐分运移代数模型,并利用一维积水入渗水盐运移试验资料对所推求的理论关系式进行了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能反映土壤水分分布和溶液浓度分布的基本特征。 在室内进行了同一土壤质地、不同滴头流量、灌水量、土壤初始含水量的膜下滴灌水盐运移试验。分析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滴头流量、灌水量、土壤初始含水量下的水盐运移规律,并就这些因素对其水盐运移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膜下滴灌的水分运动中,地表积水范围随着灌水量、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地表积水范围的影响,湿润体的水平距离大于垂直距离;湿润体水平距离与垂直距离之比X/Z的变化过程也符合乘幂关系;土壤含水量剖面形状类似于湿润体形状,滴头附近各节点的含水量值随着滴头流量、灌水量、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膜下滴灌的盐分运移中,土壤含盐量等值线的分布形状类似于土壤含水量的等值线分布;随着滴头流量、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达标脱盐区系数减小,因而不利于垂直向下压盐;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达标脱盐区系数增加,有利于垂直压盐。在此基础上,对膜下滴灌水平、垂直、对角线三个单方向的盐分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方向上的盐分浓度与深度存在着良好的指数关系。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对土壤水盐耦合迁移机制的深入认识,有助于推求模拟土壤水盐耦合迁移过程简单而适用的数学模型,并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时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将课堂呈现得完美无缺。在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失误时,有的教师会手足无措,导致恶性循环,师生之间缺少了信任。要想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
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市耕地"非粮化"存在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逐年减少、粮食自给率下降、粮食对外依存度提高、耕地质量下降影响粮食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在宏观视角、微观视角
<正>音乐类专业基础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与名著欣赏》以及《民族民间音
保险欺诈是经济欺诈这种违法现象中的一类,一方面它具有一切经济欺诈的共性,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关系具有一定的射幸色彩,且涉及到数理及信息技术原理,因而保险欺诈也具有相当的特殊
介绍了检波原理及其在超高频(uHF)局放检测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应用检波技术后使用20 MHz采集卡即可采集到uHF局放信号的峰值和相位信息,且误差在工程上完全可接受,从
<正>坏死性筋膜炎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疾病,是由多种细菌入侵引起的以皮肤、皮下组织及深浅筋膜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1]。该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以皮肤和皮下筋膜
农民工子女是当前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新生群体,城市的生活使他们建构起对自我群体的意识和群体认同。本研究将从群体过程或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农民工子
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有识之士纷纷将视角转向西方文化,探究西方文化以匡时济世。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文化?本文以近代社会剧变中的丁日昌为一个案,就此问题试作探
现在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很迫切的任务。本文首先提出了多媒体信
进入90年代,心阻抗血流图的发展趋势逐步由短时诊断转向长时间监护,本课题旨在探索用生物阻抗法实现心功能的无创监护的可行性。本课题由两部分研究工作组成:(1)、研制适合于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