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权与发展权: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构建与传播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855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将人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实现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巨大飞跃。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党在国际人权事务上,受到西方人权话语打压。事实上,党的人权话语有着雄厚的历史积淀,只是未能充分挖掘和传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正在重塑现代人权话语体系,重新分配各国对人权事务的话语权。本文以“生存权与发展权: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构建与传播”为题,旨在研究中国共产党有关人权的重要论述及实践的演变及特点,总结中国共产党构建人权话语和进行对外传播的经验,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时代性、正义性与普适性,促进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在后疫情时代更好服务于中国人权事业和世界人权事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首要人权是争取生存权。经过28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重新掌握了民族的生存权。中国共产党为争取生存权而奋斗的过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话语奠定了基础。在“旧中国”时期,中国人民的生存状况,受到内外势力的压迫,处于贫弱无助的状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关注弱势人群的生存状况,并将改善中国人权状况与推动革命事业发展相结合,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由于连年内战与日寇入侵,中国人权事业举步维艰。为了降低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在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党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民众人权的举措,并将其中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新中国的制度构建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人权事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人权事业进步,邓小平提出“生存权与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的论断,高举“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人权旗帜,为中国赢得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但由于长期的革命话语影响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权话语需要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妥善处理经济发展、改革稳定与反对特权意识等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诸多因素。中国共产党所构建的人权话语,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密切相关,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它以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宗旨,以呈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观念为目标。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为了保卫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进中国人权状况的改善,江泽民提出“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等论断,呼吁西方国家就人权问题进行多方对话,并汲取经验,加强反腐败工作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让党的人权话语与党的政治话语进一步融合,增添了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广度与深度。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胡锦涛依然坚持“把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要位置”的论断,并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等饱含人权理念的话语,融入到党的人权话语当中,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纳入党的章程与共和国宪法中,提升了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科学化内涵和法制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权事业与党的人权话语取得了重要突破,实现了“人民至上”与“天下一家”的统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随之提高。习近平提出“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等论断,将生存权与发展权融合为“幸福生活权”,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新境界。在构建新型人权话语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对人民群众权益的保障和扶贫脱贫,增强了党的人权话语的感染力。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命题,提升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普适性”,为党的人权话语对外传播和争夺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上,人权话语所占比重并不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人权白皮书,是党开展人权话语传播实践的主要对象。自1991年至2021年,国新办一共发布了70余部人权白皮书。这些人权白皮书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回应西方国家的挑战、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和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后疫情时代,西方国家所掌握的人权话语受到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普适性得到了快速提升。是以,继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的系统构建与传播,正当其时。
其他文献
住房是公民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保障个人生存权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基础,住房制度改革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住房供应主体单一、供给渠道不畅与消费者多层次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要,而且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居住权制度系有效解上述问题的重要制度路径,《民法典》通过第三百六十六条至三百七十一条6个条文,首次在我国民事立法之中确立了居
学位
我国检察机关2015年开始施行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改革,2017年所属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转隶至监察委员会,检察机关的法律属性、职能定位和职权配置如何重新厘定值得研究。同时,检察员额制、以审判为中心、认罪认罚从宽等多项改革带来的“叠加效应”,也对检察机关履职的能力与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的时期,检察机关急需优化机构与职能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合理的检察职能体系。围绕批捕权与公诉权这两项核心检察职权,
学位
互联网已成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便利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互联网,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能否适应和引领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网络内容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属性和意识形态特征,影响着网民群体的认知和行为。网络内容治理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和网络空间主体切身利益,其效果如何直接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对外援助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文章通过对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欧盟,以及主要对外援助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对外援助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就对外援助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予以论述。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对外援助法律制度的演进脉络、主要内容和特点等方面,结合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践,分析中国对外援助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总结中国对外援助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本文研究的对外援助主要是官方对
学位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知识溢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知识溢出逐渐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区域发展差距与各区域的产业份额以及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而产业份额和产业结构又受到空间知识溢出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空间知识溢出作为研究主题。从现有的理论研究出发,新经济地理学
学位
在刑法分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主要特征是立法者将帮助行为作为正犯行为予以直接处罚,而非借助共犯原理结合有关正犯罪行进行论处,本文称之为帮助行为正犯化,亦有学者将其命名为帮助犯正犯化、拟制正犯或者帮助型正犯。帮助行为正犯化具有免于证明正犯行为、犯意联络、正犯结果的特点,能极大提升刑法规范的规制范围与能力,在打击犯罪、保护法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破坏共犯体系、过度挤压公民个人自由空间风险
学位
<正>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外语教研室以及1981年成立的外语系,2003年改系建院。学院现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中心、福州大学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翻译研究所、外语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翻译实践中心。英语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125人,其中正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
期刊
刑事诉讼制度的正当性关乎到该制度的运行基础和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被追诉人认罪认罚自愿性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性根基,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日后完善和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被追诉人认罪认罚自愿性本质上是一个主观问题,难以通过外在的客观条件判断,而目前我国对被追诉人认罪认罚自愿性的保障尚停留在以客观条件判断主观意志的层面。虽然通过程序性的保障和公权力机关的义务履行能够最大程度的
学位
法理与法制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实国情的产物。近代以来,中国法制的现代化成为必然,这就必然地要肯定西方或者说现代的法理与法制,同时也意味着要否定传统的法理与法制。但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不应是完全、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这应是一个资产重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的视域在古今中西之间来回斟酌掂量、反复权衡忖度,对古今中西的法理与法制予以打破重组,在摒弃其过时内容的同时提炼出其中
学位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当代中国城市依照“市-区(县)-街道(镇)-社区”的层级结构进行划分,社区成为城市的构成细胞,是社会治理中“基层”的实际落脚点。社会治理活动在社区内具体展开,社区也成为观察社会治理过程、分析社会治理结构的真实窗口。与西方语境中的社区不同,中国社区首先是指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治理单位,而后才是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行动场域。这一区分决定了理解中国社区及社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