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及各种规划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科学是发展的前锋和近卫军。近年频频袭击北京的沙尘暴与内蒙古连续七年荣登全国GDP增幅榜首和黄河中游鄂尔多斯市的“蒙K-猛开”模式使国人再次把关注发展的目光从东南沿海转移到内蒙古、草原和畜牧生计。
锡林郭勒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欧亚大陆典型草地样板。本文描述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温带草原自然保护区。白音锡勒牧场的发展轨迹又是整个内蒙古草原的现代化缩影。本文以白音锡勒牧场为田野点,讲述了该场发展中的人-草-畜平衡理念与现代国家在这里推行各种移民-改制-畜种改良中发生的故事,探讨了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生态观与草场管理制度、传统科技知识与现代权力话语之间的博弈关系,以期为读者理解今日内蒙古草原面临的生态与文化困境之根源所在提供一种牧民本位的观点和思路。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和第五章为开篇和结论,第二、三、四章为论文主体。
第一章绪论交待了田野点选择理由及白音锡勒牧场的自然条件并回顾了牧场发展史。本文题目中的“陌生人”有两层含意:一是负载着内地农耕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移民人群,二是带有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现代草原科学和草原研究者。由于人是草原生态中最有能动性的要素,所以传统而多变的草原与现代而执着的科学之间始终存在一种类似于“陌生人”那种因欠缺相互理解而产生的紧张关系。本章的文献回顾部分在综述关于草原生态和畜牧生计发展的几组对话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看法,进而交待了本文的写作思路、过程、创新点和局限性。
第二章“移民与发展”回顾了白音锡勒牧场人口迁入与移出的过程和原因。人口迁入以牧场招工、城市知青和兵团战士为主线,人口迁出则以近年来在没有明确定义的前提下实行的“生态移民”和“两转双赢”为切入点。本篇粗浅考察了“发展”的含义,区分了作为居民福祉的发展与作为社会变迁手段的发展并分析了两种发展的不同后果。
第三章“草原与体制”回顾了牧场经营方式和草原管理体制变迁,论述了传统“自然”的互主性综合含义及其演变成现代“自然”、而与文化对立两分的过程和后果,指出草原围栏政策乃是传统农耕文化心态与现代国家政治体制基于对游牧民族根基及家园的共同误解下的产物。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世界领先的多民族国家管理体制至今不能深入实施,与此不无关系。
第四章“科学与权力”讲述的是白音锡勒牧场建立“锡林郭勒盟种畜场”的成就和挫折。锡林郭勒盟的畜牧科技与今日内蒙古草原政策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排除了人文关怀的自然科技一直是现代草原建设最有权威的话语。本部分通过分析几位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当地人对草原困境的解决方案案例,得出三点结论:
一是畜牧科技的推广传播始终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二是畜种改良虽然屡遭失败却始终是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手段;三是基于平衡生态系统的现代草原科技知识始终能在“非平衡生态系统”的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上站在政府和市场一方参与博弈,共同向传统游牧知识及其选育出来的本土“五畜”推行科学圣战。
第五章结论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中国草原生态恶化和畜牧生计衰退的根源既不在于传统游牧生计落后,也不在于现代科学技术无能,而是主流社会发展观仍然停留在19世纪现代化初期的“社会发展史”阶段。这种含有欧洲中心论和文化优生学即文化沙文主义的社会发展史由于其“现代性”,所以能通过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复制传播,因而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自然生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大天敌。本文基于对内蒙古草原生态和畜牧生计的实地调查,以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和分析框架为指导,得出关于维护草原生态、畜牧生计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建议,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温家宝总理2010年两会报告提出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执政理念,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推动一场“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式和发展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