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背景下的成本管理创新与优化研究 ——以D公司为例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t2d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急速更新,推进企业快速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指明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大幅度扩张和分支机构增加让企业财务管理面临难题;新兴技术的出现也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受到冲击。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技术、运作流程以及更多的利润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关注的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大智移云”技术来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D公司是我国电信行业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在成本管理创新与运行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本文作者在实地调研D公司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并归纳了D公司在“大智移云”背景下的成本管理现状和实施效果,对其暴露的问题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正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梳理了成本管理相关理论,主要对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成本管理的常见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第二部分介绍了D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和实施效果,分析了电信运营商企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特点,并介绍了D公司的基本情况,研究了其成本管理的新举措,包括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实现成本集约管理;搭建了MSS管理支撑系统,优化业务财务融合;建立了全面预算体系,透视资源利用过程;细化了付现成本定额,优化资源结构。通过比较近五年相关成本数据的变化趋势,剖析了D公司成本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具体体现在网运成本增速有效控制,销售管理费用占比下降,人工成本维稳,员工结构优化,财务成本缩减效果显著。第三部分通过阐述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挑战以及与同行业运营商的横向比较,深度分析了D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提速降费增压力,业务模式新挑战;第二,成本分摊待优化,成本管理待创新;第三,人员结构存缺陷,人工成本要控制;第四,财务信息有孤岛,多维成本可集成;第五,预算编制效率低,全面预算需优化。第四部分的优化建议,结合D公司的整体规划与行业特点,为其在“大智移云”背景下的成本管理创新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以战略为驱动,明确网络智能化提升客户价值,业务生态化提升股东价值,运营智慧化提升企业价值;第二,利用大数据,以网络资源为载体分摊网络成本,以产品差异为核心精确营销成本,以大数据库为基础监控运维成本;第三,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人工成本智效精细化,人力资源智慧管理化,员工结构智能AI化;第四,结合移动互联网,完成资源配置横纵联责,管理流程四位一体,执行效率上下衔接;第五,融合云平台,利用PDCA循环进行纠偏,搭建数据平台优化流程。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成本管理创新的相关研究,还有助于拓展“大智移云”对企业成本管理影响的案例研究。D公司成本管理的现状,在成本管理中暴露的问题,以及本文提出的完善措施对于其他电信运营商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其经验为其它运营商及希望通过优化成本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的发展,信息科技的不断更替,人们的生活因互联网而瞬息万变。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度提出“互联网+”概念,至此“互联网+”概念被提升至国家级高度,从此以后,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行业融合的路径。纵观传统商业地产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销量日益萎缩,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出现了严重饱和,例如商业地产龙头万达集团关闭了一部分万达百货,上海港汇广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逐步壮大。自2014年国家开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市场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充电服务运营行业当中,然而由于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不平衡、规模项目投资成本高、建设难度大、盈利点单一、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导致许多中小型充电运营企业陷入“扩大经营可能导致更大亏损”与“保守经营
酌情分得遗产权规定于《继承法》第14条中,不同于依赖某种血缘或者婚姻关系的法定继承,酌分权要求权利人与被继承人生前形成某种扶养关系,这是一项不同于继承权的遗产权利。酌情分得遗产权对法定继承起到了完善与补充的作用,但是由于立法规定不完善、不明确,导致在司法实务中很多细节问题无法可依。在《民法典》修改之际,加强对酌情分得遗产权的探讨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
监察官制度作为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实践下的产物,其在罗马共和国政制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监察官制度直接来源于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国势调查工作的需要。从社会层面上看,监察官制度来源于古罗马早期确立的百人团制度,在王政之后罗马共和国的社会结构初步稳定成型,在以财产为标准的分层社会结构得以确立的条件下,监察官制度得以正式设立。在债务、土地分配、参政权利等为主要形式的、发生在贵族群体和平民群体之间的矛盾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更为迫切,进而推动并购重组白热化发展。在并购重组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近年来,并购商誉会计处理不规范问题已经造成比较恶劣的市场影响,商誉会计处理也成为资本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我国上市公司商誉会计处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商誉的会计处理规则不够明晰,对商誉金额和商誉减值时点与金额的确认,弹性较大,从而为管理层盈余管理提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资本市场的鼎力扶持和行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运作活跃,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进行产业整合,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互联网行业现在已全面融入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和生活的新型平台和变革力量,推动了我国社会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引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互联网重要领域的游戏行业在近几年的资本市场中表现十分活跃。在游戏行业的并购热潮中,部分传统制造企业
业绩预告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先对业绩进行预测,提前向投资者披露预计利润,能够及时释放业绩风险,具有风险预警作用。1998年我国证监会首次提出预计亏损的上市公司要进行业绩预告,2001年提出只要预计业绩会发生大幅变化的均需及时发布预告,随后业绩预告制度不断完善。但是目前我国业绩预告披露的质量参差不齐,业绩预告延迟发布、信息不准确以及业绩预告多次大幅修正等现象屡屡发生。虽然业绩预告是估计
随着业绩承诺在并购重组中应用的增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一些情况下,业绩承诺反倒成了收益法下助推高估值的工具、拉高股价的炒作噱头。同时,经营业绩不达标的现象频频出现,其中不少企业通过更改业绩承诺协议规避补偿款。证监会对此乱象,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变更业绩补偿协议。然而,仍有企业仍试图钻法律法规漏洞,利用业绩承诺套取利益,挑战业绩承诺制度,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总的来说,目前业绩承诺在并购重组
随着资本市场并购热潮的兴起,业绩承诺应运而生。2008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要求,并购双方应针对并购重组资产未来三年实际收益不足预计利润数的情况签订业绩承诺补偿协议。自2017年来业绩承诺集中到期,业绩承诺变脸现象频发。业绩承诺本用于降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遏制并购标的估值过高。但在目前以收益法为主的资产评估模式下,业绩承诺却可能对高估值、高溢价并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附有业绩承诺的并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