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传记中的实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发表的传记和传记批评是伍尔夫研究界的热点问题。伍尔夫发表的传记包括《奥兰多传》《狒莱希传》和《罗杰·弗莱传》,发表的传记批评以《新批评》一文为代表。国内外学者或者关注其传记的“小说性”和“虚构性”,或者探讨其传记批评中的所谓“新传记”主张,抑或力图指出,伍尔夫发表的《奥兰多传》《狒莱希传》是其“新传记”主张下的传记实践。然而,学界未能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从《奥兰多传》到《狒莱希传》,再到《罗杰·弗莱传》,伍尔夫的传记写作未能保持一致的革新风格?甚至,最后一部传记《罗杰·弗莱传》“回归”了传记传统。为此,本论文试图从伍尔夫的“实在观”入手,分析《奥兰多传》《狒莱希传》《罗杰·弗莱传》中蕴含的“实在性”,力图指出其多样传记风格中的统一性。本论文由引言、主体、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包括文献综述、研究问题和研究进路三个部分。其中,着重建构了伍尔夫的“实在观”,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文中的“实在”在传记层面,包含“生命的实在性”、“传记形式的实在性”、“传记家的实在性”这三个维度。第一章探讨《奥兰多传》《狒莱希传》和《罗杰·弗莱传》中所反映的生命实在性问题。本章指出,传记是个人生平的文学,其核心问题是再现那曾经鲜活的生命—传主的生命历程。伍尔夫力求呈现传主真正的自我,这种实在的生命是历史境遇中动态而鲜活的个体,包含外在生命和内在生命。因而生命的实在性以表现实在生命的完整性、殊相性和历史性为目的。第二章探讨《奥兰多传》《狒莱希传》和《罗杰·弗莱传》中所反映的传记形式的实在性问题。本章力图证明,生命的实在性要求传记作家为传主找到最合适的形式。《奥兰多传》是一部充满传奇因素的虚构传记,试图构建以奥兰多为征象的普遍存在;《狒莱希传》是一部解构人为中心的虚构传记,旨在重塑勃朗宁太太的自我;《罗杰·弗莱传》是一部传统传记,试图将罗杰·弗莱构建为英雄,其生命具有继续延续的可能性。第三章探讨《奥兰多传》《狒莱希传》和《罗杰·弗莱传》中所反映的传记家的实在性问题。本章指出,对伍尔夫来说,传记家和传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你与我的交往,传记家在理解传主的同时达到自我理解。传记家作为工匠和艺术家在书写他者生命中发现自我生命的实在。本文在结论部分提出,伍尔夫的传记作品试图在传主、传记和传记作家三者之间就传记的本质达成一种融合,即表现实在。伍尔夫的实在说是在二元论的框架下以经验介入的方式消解认识论上的二元对立,其矛盾性导致她在传记写作及传记样式上的摇摆。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已经渐渐成为外交领域中日趋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体现,更是向世界传播一个国家的政体,价值
根据村镇住宅建设的特点,在分析当前存在的有关节地、节能、节水、环保、利废以及新能源应用等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村镇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摘 要:为筛选适合富顺县“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水稻新品种,2013年进行了富顺县中稻—再生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以内香8518两季合计产量最高,其头季与再生季产量均较高,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形状优良,田间表现较好,建议可作为中稻—再生稻品种在富顺地区加以推广应用,红优527、N优2号、内5优306等3个品种再生稻产量较高,两季合计产量均在11 500kg/hm2以上。  关
本论文试图以菲利浦·拉金(下文简称拉金)的女性观为视角,以英国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为历史语境,以文学—文化学为研究路线,解读英国当代诗人、“运动派”诗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方向已经从学习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学习主体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关注。研究者纷纷从学生的
学位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托尼·莫里森始终坚持关注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和现状,其小说创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慈悲》是作家第九部小说,在发表之后很快赢得盛誉。在《慈
在二语习得领域中,由于僵化是外语学习的普遍现象,探讨僵化的起因及如何避免僵化也就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课题。国外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尤以中介语概念的提出者S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1.引言rn  考虑非线性互补问题NCP(F):rn  其中F: n→ n是连续可微函数.目前比较流行的求解NCP(F)的方法之一是首先rn  把它转化为一个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方程组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