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公路交通变化与城镇网络体系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a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延边地区公路交通网络结构的分析和对客货流的分析,明确延边地区城镇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公路是延边地区各城镇发展的重要交通手段。虽然城镇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交通网络,但是鉴于目前还难以获得城镇之间其它“流”的数据,分析城市之间交通网络结构及其客货流的特点,将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发展规律。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矩阵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和拓扑分析等方法分析城镇网络结构的静态及动态特征。其中利用矩阵分析法分析城镇网络的通达性;利用拓扑分析法分析城镇网络的连接度;GIS空间分析法则运用于所有数据处理和地图分析过程中。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从整体来看,延边地区的城镇规模形成“头轻脚重”状的金字塔型结构。并且延边地区的规模分布图偏于接近首位分布。而且在城镇空间分布上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政治等原因人口和城镇数都是东南地区的集中程度高于西北地区。第二,延边地区的公路基本达到“乡乡通道”的水平,大体上以东西方向国道为主线,形成树枝状公路网。自改革开放以来,延边地区的公路经历了两个方面的过程,即公路空间上的扩张和时间上的缩短。修建新公路促进了公路空间上的扩张,并且提高了各城镇之间的联系,但其变化不大。公路网的发展大部分取决于时间上的缩短。随着公路平均时速的提高,流动于各城镇之间的人流和物流也不断增多,从而提高城镇之间的连接度。第三,延边地区的城镇网络结构正处于从脊椎型向栅格型转变的过程中。根据最短路径和最短运行时间分析延边地区城镇通达性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的城镇通达性以延吉为中心,中部地区最高,越往周边地区其通达性越小。第四,比较延边地区1998年和2007年的联系强度,可以得出延吉和敦化的核心地位比较突出,都与周边城镇形成辐射状网络。在客车运行次数方面,大部分的联系主要以延吉为中心集中,尤其次级联系强度中延吉的中心地位显著。整体上,虽然延吉的核心地位逐步上升,但敦化的核心地位反而下降。第五,分析公路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关系中,利用图解分析得出城镇化水平与公路网发展成正比。城镇发展与公路交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发展始终属于不断变化之中,公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同样经历着阶段性的变化,它是一定时期内城镇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相关政策等各个层面的综合表征。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明确延边地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和城镇网络结构的特征。但是由于资料搜集上的局限性,仅对延边地区的公路网的特征进行分析,而且分析城镇发展进程时仅以人口和经济指标分析其特征。
其他文献
英语新课改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兴趣教学、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方法逐步被教师、学生认可
“内容活动化,话动内容化”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在实践新课程过程中我明确提出了“让活动贯穿课堂”的教学要求。活动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课堂教学“
课堂作为师生交流的舞台,应该充满活力,令无数学子向往。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沿袭着传统教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读
<正>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教育发展的关注点放在教育供给方面,侧重分析教育投资及其比例构成问题。其实,教育发展无非是教育供求的均衡问题,仅研究教育供给是不够的。因为一个
个人的社会道德价值。是个历史范畴,它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在以农耕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发的、以简单劳动工具为依托的简单再生产方式,造就了强烈了家族主义精神和人身依附关系,个人的道德价值被消融于整体利益之中。
自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最高理念。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