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开展“航行自由行动”的国际法评析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x713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美在南海就航行自由问题发生一系列争议以来,航行自由就成了国际海洋领域被广为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航行自由问题中,专属经济区航行自由的关系重大,牵涉海上安全的方方面面。航行自由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专属经济区内的航行自由更是受到各种方面的限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航行自由的限制性规定,其措辞和内容具有模糊性,在具体适用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解释。各国往往根据自己本国的利益和需求对航行自由进行解释,难免造成对航行自由的滥用。本文将结合《公约》的相关规定,对美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航行自由行动”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进行研究,分析美国航行自由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得出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意义及我国的政策应对。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航行自由行动”的历史演进与相关实践的概述。本章首先从航行自由原则的历史沿革入手,探求航行自由在各方面限制中逐渐发展的历史背景。在此背景下,分析美国在建国初期以及战时不同身份下对航行自由原则的立场变化;然后对“航行自由计划”的出台和实施进行分析。“航行自由计划”催生于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美国对会议协商结果的不满,计划出台后,美国政府不断对计划作出完善,并在外交抗议、磋商以及开展军事宣示等不同层面上实施其计划。其中,“航行自由行动”是“航行自由计划”实施的核心。本章最后一节着重分析在美国不断调整的海洋政策指导下,“航行自由行动”实施目标不断发生变化,中国逐渐成为其行动开展的重点目标国。第二章是对专属经济区内“航行自由行动”与沿海国管辖权的冲突进行深度剖析。首先对“航行自由行动”所挑战的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主张进行研究,总结出行动挑战的沿海国主张集中为对军舰军机航行和飞越自由的限制、军事操练和演习的事先批准以及专属经济区内测量活动被定为犯罪这三类事项,并从习惯国际法形成的角度分析“航行自由行动”挑战沿海国主张的目的。接着对沿海国主张的国际法基础进行分析,检视“航行自由行动”挑战的沿海国主张是否“过度”。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提出的主张一方面依据的是《公约》赋予沿海国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另一方面是基于对海洋法中剩余权利的解释。“航行自由行动”与沿海国管辖权发生的冲突,实际上是由于《公约》条文的模糊性致使各国做出不同的解读。因此本章最后对“航行自由行动”与沿海国立法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管辖权的冲突以及国家安全利益与军事利用之间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航行自由行动”挑战的沿海国主张是符合国际法规则的。第三章是针对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理论基础的国际法分析。本章首先从国际法视角对支撑“航行自由行动”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指出美国将专属经济区列为“国际水域”的主张缺乏国际法依据;作为《公约》非缔约国的美国通过援引习惯国际法向《公约》缔约国主张权利,但将自己排除在专属经济区相关义务之外,造成了一种权利义务不平衡的状态,对《公约》缔约国利益造成了损害;美国将专属经济区内的剩余权利全然解释为与经济价值相关的权利,而对其中的政治和军事价值轻描淡写,忽视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国家安全利益。然后从法理角度指出美国的上述行为是其法律工具主义传统在国际法层面的映射。接着,着重分析了军舰在专属经济区内航行及其他活动的三个合法性前提是合法使用海洋,满足“和平利用”的原则和“国际合法用途”的要求;合法履行“适当顾及”义务,将合法履行的标准定为“善意”履行条约义务;同时军舰的航行和活动不得损害沿海国国家安全利益。第四章是总结美国航行自由政策及行动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和应对建议。首先应明确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内军舰航行和军事活动的态度:对军舰合法航行应予保障,对军事活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应保持包容平衡的海洋价值观,为我国日后的远洋战略做好铺垫。然后从国内法层面对我国专属经济区立法和管理制度提出建议,指出我国应通过立法修改使军事活动相关概念做出明确界定,使涉外海洋科学研究审批程序更具可操作性,并充分利用海警的海上维权执法力量。从国际法层面应依照《公约》第59条规定的解决专属经济区内权利冲突的原则,同时采取双边和多边协商机制来化解误会,减少矛盾与摩擦。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社交网络作为信息交互的主要平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社交网络平台所具有的高度开放性,并且信息的传播具有复杂性,网络中传播的谣言信息为网络安全与社会稳定性带来严重的威胁,更有甚者扭曲事实,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快速有效的识别网络谣言对于减少虚假信息传
综合性特征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与之相关联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是2017版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高中阶段学生必备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在与其他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相互作用中,综合思维作为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基础,也是理解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思维工具,对其进行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实验法与访谈法对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构成与理论基础、教学现状等做了研究,在此基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深入分析山东日照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基础和条件、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地缘优势,探索在港口建设、产业体系、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快突破的路径,实现海洋强市目标。
数学史是数学学科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研究数学史就是探讨数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自身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数学的发展史。发展史的内容不仅涉及到数学的发展历程、还牵涉到数学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基本逻辑以及数学科学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体系的骨骼和框架,只有深刻掌握和理解了数学概念,才能深刻理解数学的精髓和关键。在数学发展的历程中,产生了许多数学
分拆上市属于企业重组范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通过将集团的某项业务精细化整合后对接资本市场独立运营,合理匹配资源,提升业务专业性,有助于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更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进一步打开分拆上市的大门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内陆资本市场对于分拆上市的研究和运用起步较晚,相关研究资料和成功案例匮乏,为在维护国内资本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分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它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工具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无论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为了培养学生技能,都离不开语言。本文将以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作为其研究主要对象,依据教育科学理论、通过文献查阅梳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结合多种课堂教学案例来深入研究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语言的艺术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五篇抒写家国情怀的课文,包括现代诗(歌词)、新闻通讯、当代散文和南北朝乐府民歌,虽然创作年代不同,文体也不同,但内在情感价值相通,共同奏响了爱国情怀的乐章。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是:尝试用本单元所学任意一种文学样式,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我"眼中的英雄。
期刊
学位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于理清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规避经济风险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知识爆炸、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知识量激增、知识快速传播且呈现方式愈加多元,这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教学内容呈现提出了新要求。教师需要探索教学内容呈现途径,以帮助学生在知识量多、知识结构复杂情况下快速获取新知识,在知识结构单一、内容枯燥情况下依旧保持学习兴趣,由此提升课堂效率。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忽视教学内容的呈现,缺乏从认知的角度思考呈现什么、如何呈现、为何呈现等。不恰当的教学内容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