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夕阳乡下侏罗统冯家河组一兽脚类恐龙足迹组合:足迹形态学和造迹动物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bingg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滇中盆地为知名的侏罗纪恐龙和似哺乳爬行动物化石产地。目前,在该地区已经产出了十余种恐龙。除了恐龙实体化石,还包括十余处恐龙足迹化石点,近年来也报道了不下5处新的恐龙足迹化石点。本文记述了一产自滇中下侏罗统冯家河组的兽脚类恐龙足迹点,该足迹点为目前在云南发现的最大的兽脚类恐龙足迹点(已识别出120个足迹)。超过100个足迹分别保存在一套以泥岩为主的岩层序列中的不同岩层之中。该足迹点紧邻该区域内下-中侏罗统界线,同时,基于实地观察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该区域古环境应为低能的浅水环境。所有足迹均为双足行走的趾行式三趾型足迹,并在尺寸、形态和保存情况上各不相同,其中一些足迹经鉴定属于幻迹。保存情况较好的足迹被分为三个类型(A:小型足迹、B:中型足迹、C:大型足迹),其中A型足迹与跷脚龙足迹Grallator较为接近,中型足迹归入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中的小河坝卡岩塔足迹K.xiaohebaensis,大型足迹在该足迹点仅发现一个,本文认为其同样属于卡岩塔足迹属。尽管足迹的形态被诸多生物非生物因素所影响,但是该套足迹在形态上的区别仍然表明了曾经至少有2至3种兽脚类恐龙曾经频繁在该区域活动。附近所发现的兽脚类恐龙实体化石如中国龙Sinosaurus与该足迹点内的某些足迹的造迹动物在估测体长上相接近,因此可以考虑其为潜在的造迹动物。总体来看,云南兽脚类恐龙的实体化石较为稀少。在这种情况下,以足迹化石记录作为多样性指标可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研究云南兽脚类恐龙的多样性。通常来讲,大型掠食性兽脚类恐龙(体长大于等于5 m)在早侏罗世生态系统中并不常见,在该足迹点,大型足迹虽然存在,但是相对稀少,似乎也体现了这一现象。不同大小和类群的兽脚类造迹动物在该区域内活动,有可能是被此处的水源或食物所吸引,也可能仅仅是随机路过。该地点的古环境推测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下的湖泊环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短期交通流量预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核心部分,随着ITS的快速发展和部署,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交通道路传感器应用日益普及,交通数据的种类和数量得到了极大丰富,同时也使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逐渐成为主流。深度学习模型作为数据驱动方法的代表性成果,由于能很好地捕捉空间关联性,在交通流量预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模型通常是黑盒模型,可解释性较差,无法解释历史交通观测数据与预测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
学位
杂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异源多倍化常被认为是高等植物主要的杂交物种形成途径。随着对杂交成种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不涉及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同倍体杂交同样也是杂交物种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类型和地质历史,为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提供了便利和条件。目前该地被报道的同倍体杂交物种仅有四例。其中,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地区的江孜沙棘(Hippophae gyants
学位
学位
目的掌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关于防艾生活技能的基本情况,为之后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采用自制的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和防艾生活技能完全了解的比例为23%,基本了解的占73%,不太了解的占4%。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和防艾生活技能总体上了解程度偏低,知识结构较为片面,
期刊
学位
报纸
学位
电子病历作为患者临床信息的载体,记录了大量病人的临床信息。电子病历记录的临床数据可以为后续诊断、治疗以及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由于电子病历是以自然语言形式存储的无结构或半结构文本,这极大的限制了电子病历的有效利用。所以针对临床医疗文本的信息抽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临床医疗文本中抽取有用信息是有效提高电子病历利用效率的方法。本文对临床医疗文本中的命名实体识别和实体关系抽取任务进行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