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端始石燕的个体发育及始石燕属的宏演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西部的江山、常山和江西东北部的玉山,地处浙赣两省交界,简称“三山地区”。区域内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广泛发育,岩相、生物相在横向上变化显著。在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该地区由西南(玉山祝宅)向东北方(江山上坞村)存在着一个从近岸台地到较深水斜坡的群落分布系列,其中发育了一系列腕足动物或以腕足动物占优势的壳相群落或群集。   本文所研究的两条剖面为:江西玉山群力乡祝宅下镇组剖面及浙江江山何家山乡彭里长坞组剖面,时代均为凯迪晚期。使用样方法对玉山祝宅剖面下部Y23-2化石点进行样本收集,经室内筛选共获得3526枚实体标本。在浙江江山何家山乡彭里长坞组剖面近顶部的FD76化石点,岩性为黄绿色钙质泥岩,共采集156枚内外模标本。对收集到的化石材料结合生态地层学方法对始端始石燕的个体发育及群落生态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产生小个体动物群的原因,根据始端始石燕不同群落间个体大小的差异对比进行分析,并结合群落生态、居群动力学和物种分异度等信息,推测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受阻发育。始端始石燕作为机遇种在玉山祝宅的Eospirifer praecursor群落采用了r-选择策略。   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关于始石燕属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阅读和分析,研究始石燕属的宏演化。发现始石燕属在其演化进程中经历了两次辐射,第一次是在经历了奥陶纪末生物灭绝事件后的志留纪初,始石燕属种的数量达到了第一次峰值。到了泥盆纪初,始石燕属又迎来了第二次辐射,种的数量达到又一次峰值,且仍保持在全球的广泛分布。但进入中泥盆世之后,始石燕属就急剧衰落,并在泥盆纪中期灭绝。始石燕属的个体大小是在演化过程中持续增大的。自进入志留纪以后,始石燕属个体的大小约为晚奥陶世始石燕个体大小的一倍,进入泥盆纪,其个体仍在不断增大,至中泥盆世,始石燕属的个体大小几乎又翻了一翻。另外,从志留纪开始,始石燕属个体的宽长比逐渐减小,而中泥盆世,始石燕属行将灭绝之时,其宽长比却突然增大。
其他文献
40Ar/39Ar定年方法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K-Ar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位素定年方法,40Ar/39Ar定年的基本原理是39K经过中子活化后产生39Ar,40K衰变产生40Ar,而自然界中40K/39K为常数,
临夏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雷积山深大断裂、秦岭北深大断裂和祁连山东延余脉马衔山围成的一个具有山前拗陷性质的盆地。盆地堆积了30Ma以来的新生代沉积,蕴藏着丰富的哺乳动物
(3、2、1!Action!)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星彩。我们的《动物星播客》栏目今天开播了!下面有请本期的“星播客”出场!(过了10秒钟,镜头前还是啥都没有。)各位读者,实在是不好
小学英语课堂融入思维导图教学,通过直观、形象、图示化手段来实现知识点的条理化、系统化呈现,为深化学生理解,促进对英语形象化记忆具有重要作用.怎样构设思维导图,如何贴
期刊
新漆艺与传统漆艺的区别在于追求自由和实验的工艺。自由和实验的工艺具有无意识性和观念性,使漆器脱离孤芳自赏的工艺象牙塔,融入活跃的艺术的竞争中。对于新漆器来讲,观念
本文记述了产自早更新世早期安徽人字洞的扬子长毛鼠(新种)Diplothrixyangziensissp.nov.。现生长毛鼠属为单型种,仅生活于日本的琉球群岛,其化石也仅零星发现于其栖息地更新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意境是高温颜色釉彩绘审美追求的核心理念,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韵生动是其意境的主要体现,由此抒发创作者朴素自然、诗意、空灵等美学追求,其未来发展受审美观念、材料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块内广泛发育晚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通过对火山岩40At/39A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0.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得出了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