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Zhuang Folklore Lex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文化的精髓所在。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民俗文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民俗文化来源于千百年来壮族人民的文化探索和继承。对壮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不仅能增强民族自我认同感,振奋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还能促进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播,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保持民族文化身份和特征。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反映民族特色和文化。词汇的正确翻译对民俗文化的翻译至关重要。虽然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这方面的翻译研究仍显不足。
   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试图通过分析和探讨壮族民俗文化词语的英译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为研究壮族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首先,通过介绍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框架和壮族民俗词语的特点,证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可行性,即能够把翻译适应选择论运用到壮族民俗词语的翻译上。然后,以译前、译中、译后为序构建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以期能够给译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翻译步骤和适应选择的维度,帮助译者得到整合适应度较高的译文。
   通过分析译例,可以看到:很多壮族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失误是由于译者忽视翻译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译者选择翻译策略也是基于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最终产生的译文对翻译生态环境也具有反作用。所以译者需要不断增强翻译生态环境意识,发挥主导性作用,真正做到“多维”地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进行“三维”的选择转换,以产生整合适应度更高的译文,维护翻译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为此,作者提出在翻译前,译者需要了解翻译壮族民俗文化词语的困难所在,树立翻译生态环境意识;在翻译中,译者在语言、交际和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恰当的选择性适应;在翻译后,译者接受“事后追惩”机制的评判和处理。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新闻话语是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从批判话语分析视角对新闻话语进行解读的研究相对少见。本文以《中国日报》(以下简称《日报》)和《纽约时报》(以下简称《时报》)对美国在利比亚军事行动从开始到高潮阶段的新闻报道为语料,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对报道中态度资源的运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从批判话语分析视角对其异同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本论文的
学位
会议
期刊
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文学翻译目的,译者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翻译目的是翻译中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汉斯·威米尔(Hans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目的论(Skopostheorie)在两个方面对翻译有较大的贡献:一是译文的充分性,二是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翻译的目的有时来自客户的需求,赞助商的要求,或者译者的意愿。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相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