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饮茶及牛奶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ige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我国乃至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随着CVD预防和诊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CVD发病、死亡的上升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我国居民CVD发病和死亡率仍呈上升态势。2017年,我国约有438万人死于CVD,占全因死亡总数的40%。除造成过早死亡外,针对CVD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也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在一般人群中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CVD的一级预防,对于降低CVD负担尤为重要。
  既往大量研究已经证实,CVD的发病、死亡与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缺乏体力活动、不合理膳食的流行具有密切关系;相反,促进健康行为的普及,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CVD的一级预防是有效且重要的措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通过普及健康生活,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如合理膳食等以促进国民健康长寿,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因此,充分了解不同食品与饮料的作用、掌握饮食行为习惯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及规律,能够更好地指导群众预防CVD的发生,为CVD防治提供科学证据,减少CVD疾病负担。
  第一部分中国成人饮茶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关系
  背景和目的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也广受世界人民喜爱。茶的潜在健康效应近年来受到民众及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既往在西方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茶可能降低CVD及全因死亡风险,但结论并不统一。基于中国人群开展的研究,受到研究样本、结局、地域等限制,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旨在利用全国大规模前瞻性队列人群资料,系统探究我国一般人群中饮茶习惯与CVD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CVD的生活方式预防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来自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China-PAR)的三个亚队列,分别是中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1998(China Multi-Center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Epidemiology,China MUCA1998)、亚洲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InterAsia)及中国代谢综合征社区干预研究暨中国家庭健康研究(Community Interven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a and Chinese Family Health Study,CIMIC)。三个队列分别于1998年、2000-2001年、2007-2008年建立,其中InterAsia和ChinaMUCA1998在2007-2008年进行第一次随访,2012-2015年对三个队列均进行了再次随访。基线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个人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和病史等信息,并进行身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等。其中饮茶信息通过膳食频率问卷调查,获取饮茶频次、饮茶量、饮茶种类等信息;随访阶段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等与基线一致。通过对研究对象本人和/或其亲属进行调查,同时通过社区居委会、医院、人口登记等多信息渠道收集结局事件(CVD发病、死亡和全因死亡)信息,并经过终点评价委员会最终审核后确定。CVD亚分类包括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脑卒中;其中脑卒中又细分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死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edition,ICD-10)进行编码。
  研究对象按照每周饮茶是否达到3次分为无饮茶习惯(<3次/周)和有饮茶习惯(≥3次/周)两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饮茶习惯、每日饮茶量、饮茶种类与CVD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利用生存曲线下面积评估有饮茶习惯人群的健康寿命年及预期寿命获益;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函数探究饮茶量与CVD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采用InterAsia、ChinaMUCA1998队列基线和第一次随访(2007-2008年)两次均提供饮茶信息的部分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饮茶习惯改变对结局的影响;根据基线特征、行为及代谢危险因素分层,探讨不同亚组中饮茶的心血管健康效应及潜在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0,902人,中位随访时间7.3年,随访期间共发生CVD事件3683例,全因死亡5479例,其中CVD死亡1477例。与无饮茶习惯者相比,经多因素调整后,有饮茶习惯者CVD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的HR(95%CI)分别为0.91(0.85-0.97),0.82(0.73-0.91)和0.87(0.81-0.92)。50岁人群有饮茶习惯者,发生CVD的时间延后1.56年,预期寿命延长2.17年。长期坚持饮茶习惯者健康风险进一步降低,与从不饮茶者相比,CVD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比分别为0.68(0.53-0.86),0.42(0.26-0.70)及0.73(0.57-0.92)。绿茶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最为明显,男性获益较女性更为明显。
  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中国人群饮茶习惯与CVD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提示饮茶能够降低CVD发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长期坚持饮茶效果更显著。本研究从流行病学角度为CVD一级预防的生活方式策略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中国成人奶类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关系
  背景和目的
  奶类营养丰富,在世界很多国家的膳食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得到各国膳食指南推荐。然而既往关于奶类健康效应的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且东西方人群存在较大差异。基于西方人群的荟萃分析大多未发现奶类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而在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研究发现奶类可能降低CVD发病风险。此外,在乳制品摄入较多的国家(如瑞典、丹麦等)开展的研究还曾报道过奶类摄入增加CVD或全因死亡风险。
  中国人群奶类摄入水平较低,既往也缺乏奶类对CVD发病、死亡、全因死亡风险作用的大规模人群研究证据。本研究旨在利用我国一般成年人群的大规模前瞻性队列数据,探究我国成人奶类摄入与CVD发病、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不断完善健康膳食指南提供更多的科学证据支撑。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与第一部分相同,均来自China-PAR项目的三个亚队列,即ChinaMUCA1998,InterAsia和CIMIC。2007-2008年调查中,通过统一的膳食频率问卷收集了研究对象奶类摄入信息,包括牛奶或酸奶合计饮用频次及饮用量;同时通过问卷、身体测量、体格检查等收集个人基本信息、生活方式、疾病史、生化指标等信息。随访调查于2012-2015年完成,包括与基线相同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生化检查等。结局事件来自研究对象、亲属、社区居委会、医院、人口登记等多信息渠道,并由经过终点评价委员会对多有发病、死亡记录审核后裁定。CVD亚分类包括CHD、脑卒中;其中脑卒中又细分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死因按照ICD-10进行编码。
  依据现行膳食指南及常见的市售奶类包装规格,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从不喝奶,1-150克/日,151-299克/日,≥300克/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奶类摄入与CVD发病、死亡、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采用RCS回归函数分析奶类摄入量与CVD发病、死亡、全因死亡风险;并根据基线一般特征、行为及代谢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探索不同亚组中,奶类的心血管健康效应。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1,757名,中位随访时间5.8年,共发生CVD事件3877例,全因死亡4091例。China-PAR队列人群中仅有24.6%报告摄入奶类。与从不喝奶的研究对象相比,奶类摄入为1-150克/日,151-299克/日,≥300克/日的研究对象CVD发病的HR(95% CI)分别为0.97(0.89-1.07),0.83(0.71-0.97)和0.68(0.45-1.02);奶类摄入每增加100克/日,CVD发病风险降低8%[HR,0.92(95% CI:0.87-0.97),P=0.003];与从不喝奶的研究对象相比,奶类摄入为1-150克/日,151-299克/日,≥300克/日的研究对象CVD死亡的HR(95% CI)为1.04(0.90-1.21)、0.89(0.70-1.14)和0.63(0.31-1.26);奶类摄入每增加100克/日,CVD死亡风险降低7%[0.93(0.86-1.01),P=0.092]。未发现奶类摄入与全因死亡风险的显著关联。
  结论
  中国人群中,奶类摄入降低CVD发病风险,且呈线性关系。本研究结论为奶类摄入在中国人群中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更加全面认识奶类的健康效应,完善健康膳食模式及相关指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垃圾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在垃圾填埋场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有毒废水,而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是对垃圾渗滤液经过各种膜处理后剩下的浓缩液,其毒性远大于垃圾渗滤液原液。由于其不易生化、毒性大及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含量高等特点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是目前最难降解的废水。本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广州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中典型的EDCs进行检测,研究了紫外催化湿式氧化过程(UV-CWOP)
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大气能见度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近几年,我国华北平原灰霾天气频发,灰霾形成的原因已是大气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粒径分布和质量浓度的分析方面,主要探讨了灰霾天气气溶胶的形成机制、物理化学变化和光学性质。目前针对灰霾天气气溶胶的混合状态研究还很缺乏,气溶胶的混合状态分析对于研究气溶胶的来源、形成机制和老化过程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华北平原灰霾天气成因
学位
大量的抗生素随畜禽粪便或灌溉水进入农田土壤中,并通过农作物吸收累积进入食物链,从而引发人类健康风险。筛选和培育对污染物具有低吸收累积特性的作物品种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策略。本课题组前期已筛选出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具有高、低累积特性的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L.)品种,分别是油青四九菜心和油绿粗苔菜心,但对其高、低累积差异的
学位
本论文针对湿式氧化法处理HS废气存在的问题,提出并研究吸收剂组成简单、不存在有机物降解、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易用空气氧化再生、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高效脱除HS废气的新方法——Fe(SO)溶液吸收法和铜—铁体系吸收法.脱硫过程无需高温高压、除消耗空气外,无需消耗任何化工原料,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不造成二次污染,HS中的硫以元素硫回收.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易于工业化.本文的第一部分,采用筛板吸收瓶作
学位
目的:  通过转人ApoE4基因和铝暴露联合干预,模拟遗传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研究二者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神经元形态和突触结构可塑性的影响,分析二者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同时,通过检测Aβ含量,APP、ApoER2、LRP1、VLDLR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tau磷酸化水平,探讨二者联合作用对认知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法:  本实验采用3种雄性小鼠,ApoE基因敲除小鼠(KO
背景:尽管临床前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会改善肺癌的生存结局,但目前关于二甲双胍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了争议的结果。由于方法学上的偏倚(例如非死亡时间偏倚的存在)以及在一些研究中缺乏对混杂因素的控制,可能对结果产生严重影响,以致于得出完全错误的结果和结论。此外,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队列研究来探索二甲双胍的服用与肺癌患者生存的关联。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肺癌患者在诊断后,接受二甲双胍治疗与接受二甲双胍
学位
背景:  结直肠癌是威胁生命健康和引发社会疾病负担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列我国主要癌症中的第三位和第五位,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缺乏全国性的结直肠癌筛查,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疾病已经进展到中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50%,而如果在结直肠癌早期就可以得到诊断与及时治疗,生存率可以大大提高到90%左右。因此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国内外学者已尝试建立多种
学位
目的  在中国人群中,综合探究空腹血糖基线水平及变化模式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优化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结果为我国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新证据,为人群健康管理和肝癌风险监测提供可量化工具。  材料与方法  1.针对课题开展依托的开滦队列,开展全面的基线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个人健康情况和血液检测信息描述;系统计算队列总体及各部位恶性肿瘤发病率。  2.构建基线空腹
学位
研究目的  为我国女性,特别是中低收入地区女性,乳腺癌诊断及筛查流程优化提供可靠及适用性强的科学证据。具体包括两个目的:  1.在全国多中心临床诊断研究中,评估和比较自动超声(ABUS)和手持超声(HHUS)在乳腺X线摄影(MG)阴性的女性中的临床表现及一致性,以及使用ABUS或HHUS辅助MG进行乳腺癌诊断时的诊断效能。  2.建立全国多中心乳腺癌筛查随访研究,并描述不同技术进行乳腺癌筛查的初步
学位
研究目标  通过将即时筛查和治疗技术(POCT)纳入宫颈癌筛查策略,评估和验证一种经济,省时,安全,有效,可持续的新型宫颈癌即时筛查与管理模式(自我取样HPVDNA检测+热凝治疗),提高我国宫颈癌筛查覆盖率、筛查技术准确性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我国特别是资源匮乏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可利用性和可支付性,促进我国乃至世界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加快全球宫颈癌消除的步伐。  研究内容  1.评估自我取样H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