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筒工件车削颤振稳定性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壁厚较薄、刚度较弱,薄壁圆柱筒工件的切削加工一直是机械行业的重点和难点。在动态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和刀具的接触点处极易发生强烈的颤振,从而使工件表面留下振痕,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及表面精度。此外,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材料不断被去除,以及刀具切削位置的变化,使得切削系统是一个时变系统。为此,本文从动力学建模的角度,考虑时变厚度、时变位置的影响,分析薄壁圆柱筒工件的车削固有特性,将振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转化为临界切削宽度选取值的问题,用稳定性极限图的方式来分析切削加工的稳定性,从而在实际加工前更好的预测可能出现的振动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薄壁圆柱筒工件静止态的动力学方程,采用梁函数法对固支—简支和固定—自由两种边界条件下工件的固有特性进行求解,得到其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工件进行模态分析,求得其静止态下的固有频率及对应振型,并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分析不同厚径比、长径比的薄壁圆柱筒工件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工件厚度的不断减小、长度不断增加,工件固有频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各阶模态振型会发生迁移现象。为后续稳定性分析中固有频率的求解与验证奠定了基础。2)基于再生型颤振机理,分别建立单自由度、两自由度薄壁筒车削系统的时滞微分方程,采用解析法和半离散法分别对时滞项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稳定性极限图,对比发现,半离散法允许在任何稳定切削条件下直接预测稳定状态,即半离散法适用性更强,更具备一般性。对于单自由度车削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相应的稳定性极限表达式,分析了不同加工参数对振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于两自由度车削颤振系统动力学模型,重点研究了刀具与工件参数匹配的差异性对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能够寻找到一个最佳的车削工况,在高效率加工的同时,有效避免颤振的发生。3)考虑切削过程中时变因素的影响,分析单次走刀下工件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针对该时变工件,建立了有限元时变模型,获得了时变有限元极限图。通过仿真分析发现采用反向车削可以有效提高车削薄弱处的稳定性;通过对时变工件模型进行分析,发现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局部会出现向上波动,这与实际也是相符的。对工件参数进行时变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预测颤振发生位置,为后续在线监测与控制提供参考,在车床CA6140上进行薄壁筒工件的车削加工试验,验证了时变稳定性极限图的正确性;根据试验发现,采用两自由度耦合振动系统的稳定性预测图选取切削宽度可以更可靠地预估颤振发生率。4)在对薄壁筒工件车削颤振稳定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刀具-工件车削颤振稳定性预测软件。该软件直接将理论分析结果可视化,辅助加工者在实际加工前寻找到稳定域更大的区域,并且能够计算出指定主轴转速下所对应的最大切削宽度,提高加工效率。开发该软件可以方便工程应用,节约理论研究成本,实现薄壁筒车削加工稳定性的可视性、精确性及加工高效性。
其他文献
煤炭作为世界三大能源和我国主体能源,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作为煤炭资源在投入使用前最重要的一环,煤炭的洗选过程复杂,而且会产生大量粉尘,对员工健康、经济效益及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选煤厂尘源点众多,除尘方式多样,除尘技术中密闭装置与湿式除尘相结合的除尘方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选择。本文以密闭装置与湿式除尘相结合的除尘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研发设计密闭空间内气水两相喷雾雾化特性测量系统
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含碳量很低的高合金化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较强的耐腐蚀性能,现已在化工、制碱、造纸、海水处理、炼油、焦化等工业领域有实际应用,并还可用于压力容器等领域,在这些领域的应用离不开焊接技术的支持,因此对其焊接性能的研究,为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提供支撑。本文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焊丝为ER385,分别对2mm和7mm厚的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开发是高品质特种不锈钢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成本上占有优势,常在工业生产中作为钛合金和镍基合金的替代材料。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作为一种合金含量高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因具备出色的抗腐蚀能力和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苛刻腐蚀环境中。然而,254SMo热塑性差,变形抗力大,轧制出优质的板材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优化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本文综合考虑轧制中复杂
钢铁作为工业的基础,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防腐问题一直阻碍钢铁行业的发展。钢铁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防腐蚀手段,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利用镀层把空气和基层钢铁分开,提高了材料表层的防腐能力,有效地避免了腐蚀造成的失效问题。钢铁镀锌有助镀剂法和森吉米尔法,森吉米尔法不需要进行酸洗和助镀,减少化学材料使用,更加环保节能,但是加热对钢丝的刚度有一定的损失。生
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的经纱和纬纱在空间方向上具有独特的排布方式,在自身走向独立的同时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极大地增强了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在厚度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因而在需要材料具有抗冲击、不容易分层、抗蠕变及热膨胀的系数较小等优异性能的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复合材料一般都是非均匀材料且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因此,研究其细观结构且对其进行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难度。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
随着5G通讯技术的快速推广与应用,电磁信息技术进一步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过量电磁辐射的消极危害,因此有关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工作也就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柔性电磁屏蔽材料因其所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场景而备受关注,因此制备一种柔性的电磁屏蔽材料就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电磁屏蔽织物主要以金属基织物为主,但是由于金属材料本身的缺点,包括密
涤纶(PET)织物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热稳定性、抗变形、耐腐蚀和耐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窗帘及室内装饰等领域。但PET织物属于易燃纤维,极限氧指数(LOI)仅为21%左右,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致命烟气和大量熔滴,因此研发高效环保的阻燃PET织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炭-石墨烯气凝胶(GA)用于PET织物的阻燃改性,进一步构筑GA基聚磷酸铵(APP)(GA-AP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尺寸稳定性,兼具了陶瓷和金属的双重优势,在航空航天、核电军工、电子电工和汽车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随着复合材料中增强体颗粒含量的增加,颗粒/基体界面缺陷增多,协调塑性变形能力降低,使得复合材料难以制备成大尺寸板材,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30 wt.%的碳化硼颗粒(B4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B4CP/6
不锈钢管因其优异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及较高的强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中。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精尖行业迅速发展,医疗卫生、航空航天、核能以及船舶等领域对其所使用的不锈钢管内表面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长不锈钢管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内表面难以实现光整加工。因此探寻高效清洁的不锈钢管内表面光整加工技术意义重大。磁性珩磨是一种以磁力为驱动的新型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前期研究表明,电磁式磁性珩磨系
随着现代航空、航天及核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服役于苛刻工况下运动部件的强度及耐磨性要求不断提高。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是制造热端部件的主要材料,普遍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该合金服役温度局限于650℃以下,并且在中低温阶段磨损严重。涂层技术可在不影响零部件功能的前提下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提高运动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开发在宽温域内(室温~1000℃)具有高强度、稳定可靠及耐磨损性能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