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美新闻报道差异研究——《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甲型H1N1流感报道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的蔓延,健康传播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大众媒体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媒体报道深受各种要素影响,中美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明显差异。研究这些差异,有利于分析此类报道的呈现方式探索其深层原因,并对未来新闻媒体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开展报道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时间分布、新闻文体、信息来源、政府议题主动性和报道内容五个方面对中美媒体报道进行研究,探索了两国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的差异。在媒介框架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内容新的研究框架,设立了七个指标对内容进行研究,探索此类报道在框架运用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社会影响”“健康关注”“解决方法”框架在两国媒体中都得到了较多运用。同时,美国媒体还更多地运用了“冲突”“不确定性”框架,更倾向于展现社会问题。结论显示出,这些差异体现了中美在社会模式、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和新闻理念的深层特征。随着全球化进一步扩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更易蔓延,人们对健康传播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新闻理念进一步向“受众本位”转化,理性报道,多元关注,关怀个体等将有利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传染病疫情因其突发性和易感染性等特性,与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成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把“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规定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党内监督,成为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的
时代不断地进步变革,技术不断地升级换代,世界各个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女性也开始觉醒。我们身边的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女性与男性的社会行为越来越接近。在不同的社会领
目前的局部建模方法在构建样本间相似度的时候仅考虑了输入信息而忽略了输出信息的作用,并且没有考虑样本的权重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局部自适应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未成年人接触媒介的过程中,“防不胜防”的网络不良信息,是家长和教师眼中未成年人上网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比如,他们一般会认为:未成年人因为自制力和判断的能力较弱且模仿能力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被媒体称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气候议题的报道提升了全球受众对气候议题的关注度。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对1例氯乙酸灼伤并伴低氧血症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认为合理地处理灼伤部位可减轻或消除氯乙酸的继续吸收,及时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严重氯乙酸中毒并避免死亡的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