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和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li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高效的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以10个大白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因素及其胚状体发生进行了研究;为了了解大白菜组织培养不定芽产生的解剖学基础,连续观察了大白菜离体子叶不定芽再生的组织变化,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1.不同大白菜基因型材料之间的成胚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在试验所用的10个基因型大白菜材料中,有3个获得了胚状体,其中华阳白产胚量最高,每个花蕾产4.4个胚。 2.不同基因型材料适宜取样花蕾的大小有一定的差异。细胞学观察表明,华阳白和陕秋白适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蕾大小分别为花蕾纵径2.5~2.98.0mm和2.0~2.49mm,此长度的花蕾大部分小孢子处于单核中晚期。还发现大白菜同一花蕾的小孢子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渐续性,即不同步性。 3.4℃低温预处理花蕾1d华阳白、陕秋白和05杂42的小孢子胚诱导率最高,虽然对JC-9的没有表现提高效果,但仍有胚状体发生,因此具有暂时保存材料的作用。 4.NLN培养基较1/2 NLN培养基更适于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 5.激素对大白菜小孢子胚发生及发育有一定影响。6-BA,2,4-D有促进诱导小孢子胚的作用,最适宜浓度均为0.2 mg/L。NAA、TDZ对小孢子胚状体的发育作用不大。 6.不同浓度秋水仙碱对6个基因型大白菜离体小孢子胚胎发生的比较发现,小孢子对秋水仙碱的反应与基因型有关,低浓度秋水仙碱(0.8mg/L)直接处理可以促进大白菜小孢子愈伤组织发生。 7.对普通大白菜品种陕秋白和彩色大白菜材料06J28的离体带柄子叶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表明,在带柄子叶离体培养过程中,培养2~3d,子叶柄切口端皮层及维管束薄壁细胞开始启动,细胞迅速分裂形成分生细胞团,陕秋白和06J28分别在培养5d、6d时出现明显芽原基,不定芽的产生方式为直接出芽,在陕秋白中还观察到有个别芽再生发生于愈伤组织内部,为内起源。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实践的要求,生活化英语教学是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实现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应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语言环境,运用生活化
In this paper, an algorithm for computing some of the largest (smallest) generalized eigenvalues with corresponding eigenvectors of a sparse symmetric positive
In this paper, some effective cascadic multigrid methods are proposed for solving the large scale symmetric or nonsymmetric algebraic systems arising from the f
散文在初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描写了什么形象和是怎样描写的,创造了什么意境和是怎样创造的,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其
Hydrodynamic calculations of the chaotic behaviors in n+nn+In0.53Ga0.47As devices biased in terahertz (THz) elec-tric field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ir differe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语文阅读教学也一样,要把学法指导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
In this paper, the global superconvergences of the domaindecomposition methods with Lagrangian multiplier and nonmatching grids are proven for solving the secon
锥栗(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目前锥栗育苗主要采用大田实生苗嫁接良种的繁殖方式
By following the geometric point of view in mechanics, a novel expression of the combined hybrid method for plate bending problems is introduced to clarify its
The cubic pyrochlore Dy2Pt2O7 was synthesized under 4 GPa and 1000 °C and its magnetic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C and AC magnetic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