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研究——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jx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虽然可控,但仍要高度警惕影子银行积累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成为了各国监管层关注的焦点。在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麦卡利提出影子银行这一词汇之前,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早已在美国发展了很长时间。然而在这场危机之后,中国政府4万亿“救市计划”导致大量产能过剩,监管层对信贷的猛然收紧,才使得中国的影子银行有了成长的空间。这也决定了中国的影子银行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影子银行更多的是指一种规避监管的功能。甚至有学者认为,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金融业务外,我国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银行为主的较复杂金融体系,在这个金融体系里,“银行的影子”是主导,“影子银行”是辅助。  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了银行理财产品、各类非银机构的类信贷产品以及民间借贷等。而这里的银行理财产品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象。银行理财产品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监管层高压监管下的金融创新产物,是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重要方式。据穆迪报告,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达到了64.5万亿元;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也已达到29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银行的影子”,通过影子银行的融资迅速扩展,其不透明的“资金池-资产池”模式和期限错配特点加大了金融市场风险,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  本文基于以上的背景,为研究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以中国影子银行最重要的代表——银行理财产品为切入点。首先探寻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源头——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动力;再进一步分析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特点是如何影响到银行的风险以及该影响的冲击效应和持续效应,从而揭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和银行理财产品两个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研究影子银行方面,大多数文献都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表的,说明金融危机让学术界将目光集中到了影子银行。同时,国外研究影子银行的文献更为全面,而国内文献起步于研究发达经济体的影子银行,随着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不断发展,才有更多的关于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风险等方面的探讨,但是研究成果并不多。在研究银行理财产品方面,国外的文献主要集中研究理财产品的定价模型、风险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然而研究的对象都是诸如美国这种发达经济体。在国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对较多,其中介绍比较全面的有殷剑峰(2013)对中国影子银行和理财产品的分析,其他文献则是分别从理财产品的定价、收益率、对政策的影响和风险影响等角度进行的分析,然而实证研究却基本集中于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研究,少有文献通过实证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风险影响如何。本文基于此,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动力和风险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风险和该风险的冲击效应和传导机制,具有突破性。  接下来,本文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和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2009-2015年的数据,发现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在半年以下的比例高达81%,而投向债券、非标准债权类资产和信贷资产这些期限较长的标的占比超50%,很可能存在着较严重的期限错配。本文分析,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并不是产品和投向“一对一”,而是以发售短期化产品为主,投向标的却多是长期资产,这种短期与长期资产的利差,能让银行获得较多利润。然而,期限错配的这种运作模式,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也很大。一旦发售的短期产品到期,而投向的长期资产却并未到期,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流动性。  实证阶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理财产品的风险源头——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动力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搜集和匹配16家上市银行(分为国有五大银行和其它中小股份制银行)2009-2014年发行理财产品和银行财务指标的数据,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回归。被解释变量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量,解释变量为同时期该银行受到的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差额以及存贷比。结果表明,不管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动力均来自对市场超额利差的追逐和规避监管的动力。除此之外,中小银行受到的存贷比约束较大,为了使季末存贷比考核达到规定的要求,中小银行会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或者是将理财产品到期期限设定在季末这种考核时期,来达到考核要求。这也是中小银行不同于大银行的一个发行动力。这一部分实证结果证实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归功”于银行规避监管和追逐利润的目的,同时这也推动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实证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研究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特点对发行银行的风险影响。由于数据的可得性,这部分通过收集和匹配了12家上市银行2009-2014年到期理财产品和同业拆借市场的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VAR模型(以下简称PVAR)相结合,实证了理财产品到期数量对银行当期流动性的影响,以及该影响的冲击效应和传导机制。在研究当期效应的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的报价利率,解释变量是同时期该银行的理财产品到期数量。实证发现:到期的理财产品越多,该时期的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的报价利率越高,说明其流动性越缺乏,这也证实了银行理财产品确实存在期限错配,而且这种期限错配会显著的影响银行当期的流动性。在研究动态影响时,将各银行各时期理财产品到期量、银行在同业市场的报价利率、银行的风险指标(Z值)以及Shibor加入到动态系统中,运用PVAR模型GMM估计法以及脉冲响应图,得到了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的冲击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理财产品到期的数量,对银行的流动性影响具有持续的冲击效应,同时对银行经营风险也会有冲击效应。当样本中所有银行的流动性都受到影响时,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部分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最后,文章给出了相关的建议。本文认为,为防范影子银行风险需要加强以下措施:1.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不管是理财产品还是其它影子银行产品,其本质的特点都是不透明。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大部分理财产品都不计入表内,属于银行的表外资产,银行表外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银行“资金池-资产池”这种暗箱模式,更加容易积累大量的风险而不被察觉。所以提高信息透明度能从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2.推动金融创新品种发展。要降低银行期限错配这一现象,则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金融创新品种,让银行的资产能从表内合理转移到表外。比如,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后的信贷风险,不再由银行承担,而是将风险和收益都社会化,避免了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3.鼓励市场中介服务的发展。市场中介评价机构,能较客观公平的对影子银行产品的风险和信息进行披露,可以对政府监督起到有效的补充。4.货币政策需转变重点。影子银行这种金融创新正是为了规避这些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监管应运而生的,所以数量型的货币政策效力已经大打折扣了,应该将货币政策转向以价格型为主。5.改变监管层分业管理的架构。推动“一行三会”和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同监管金融市场,才能使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更加良好的发展。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  首先,本文能对现有文献进行有益的补充。纵观国内外研究影子银行的文献,基本都是以发达经济体(如美国)为研究对象,除了大量评述性的文献外,很少有文献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新兴市场(如中国)的影响。本文抓住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以银行理财产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动力和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揭示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其次,本文研究的方法较全面。本文运用了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不仅论证了理财产品期限错配对银行当期的影响,也证实了该影响具有持续的效应,同时揭示了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1.数据可得性导致的样本容量较少。本文的样本是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但是这并不能代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银行。  2.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并不完全等同,但由于目前各家银行披露的数据限制,只能以研究数量为主。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从研究背景谈起,并阐述了信用担保的经济理论基础,确定了论文研究范围;其次,对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历程和现状进行了
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监理,是保证信息系统质量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就是要严格依据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系统行业规范和信息技术标准,按照总体方案和进度要
该文从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在当今世界经济生活中发生巨大变化的现状出发,通过以人为资本经典理论成果为基础的比较分析,把人力资本归纳在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范围内,并提出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线路事故的产生.本文主要在对影响11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的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110 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和
本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是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理论出发,按照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主要渠道:信用渠道和利率渠道,把全文分成四章。在阐述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时,
介绍本仪器能较全面地测试出租汽车计价器性能 ,是理想的维修实用工具。其结构设计简明 ,性价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