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7基因与SIRT2基因相关性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BBS7基因与SIRT2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BBS7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作用。探究BBS7基因对赖氨酸乙酰化、泛素化影响。通过以上内容来进一步了解BBS的致病机制,为BBS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用pENTERBBS7重组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构建BBS7高表达细胞模型;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BBS7p X458-574、BBS7p X458-593重组质粒瞬时共转染293T细胞,构建BBS7敲低细胞模型;用BBS7sh2慢病毒载体进行慢病毒包装并感染293T细胞通过后期抗性筛选构建BBS7稳定沉默细胞模型。并对以上细胞模型分别提取蛋白质、RNA以及DNA,利用Western Blot技术、q RT-PCR技术以及DNA酶切法验证细胞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在成功构建以上细胞模型的前提下,利用q RT-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研究BBS7表达水平改变是否影响SIRT2表达,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确定BBS7蛋白与SIRT2蛋白是否具有相互结合作用,利用免疫荧光技术针对BBS7与SIRT2进行细胞内共定位。并通过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探索BBS7对细胞功能的影响。再利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BBS7对赖氨酸乙酰化、泛素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本次实验成功构建了BBS7不同表达水平的细胞模型;研究结果显示BBS7基因与SIRT2基因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BBS7蛋白与SIRT2蛋白具有相互结合作用;BBS7和SIRT2在细胞共定位中相关系数较强;BBS7低表达或者高表达后都对细胞增殖起抑制作用;BBS7低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发生,BBS7高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发生;BBS7不同表达水平导致细胞周期发生变化;挽救实验显示野生型BBS7可恢复细胞功能;BBS7低表达导致赖氨酸泛素化水平升高。结论:BBS7可调控SIRT2基因的表达,但其具体调控机制仍需深入的研究。BBS7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赖氨酸泛素化具有的影响作用可为进一步阐述BBS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BBS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策略。
其他文献
磷(P)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第二大矿质元素,然而当前大多数农田中普遍存在土壤全磷含量高而有效磷含量缺乏的问题,远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因此充分挖掘土壤磷库、提高植物的磷素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与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玉米(Zea may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分别是东北农牧交错带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多年生豆科牧草,二者间作对于
差异表达基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不同表型的关键因素,导致细胞命运决定,疾病发展和适应性进化。传统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只根据表达水平识别出差异表达的基因,但我们缺乏对其背后调控因子变化的认识。近年来,海量高质量表观数据的获得使表观基因组在转录调控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研究。但是相关能够挖掘隐含在表观修饰中的深层信息的比较方法却很有限。而且现有的方法大多利用组蛋白修饰的原始信号或染色质状态的绝对水平来揭示不同条件
受到新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公立医院作为我国重要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有效提升了医院内部管理质量,促进了医院长期稳定发展。但是,在部分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完善。文章针对新时期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及完善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内部审计管理质量,促进公立医院更好的发展。
哺乳动物中的印迹基因以亲本特异性的方式进行表达,现阶段已有数百个印迹基因在人类和小鼠中鉴定出来,虽然印迹基因数目所占全基因组的比例非常小(<1%),但是印迹基因在生物个体胚胎发育、胎盘形成、谱系发育以及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人类中,印迹基因表达异常时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影响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印迹基因的重要生物学功能促使研究人员重点关注印迹基因亲本特异性表达的分子机
戊型肝炎(Hepatitis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肝炎。孕妇感染HEV后死亡率可达到20%。近年来,戊型肝炎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疫病之一,此外,其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HEV属于肝炎病毒科,为无囊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哺乳动物HEV分离株可分为8个基因型,其中基因1和2型仅感染人,基因3型、4型和8型具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死性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暴露前后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预防,但是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虽然在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狂犬病发病后不可治愈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基因组学的巨大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s,lncRNAs)成了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
研究目的:吗啡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术后疼痛以及癌症疼痛的常用药物。然而,长期使用吗啡会产生耐受现象,表现为使用相同剂量的吗啡不能达到预期的镇痛效果,需要不断加大吗啡的剂量来实现相同的镇痛效果。核苷酸结合域样蛋白3(NLRP3)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能够识别多种病原体和宿主衍生的“危险”信号,与衔接蛋白ASC和pro-caspase-1形成炎症小体,激活caspa
脂肪组织在动物机体能量储存、代谢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肪的种类和数量影响牛肉的品质。研究表明一些micro RNAs(miRNAs)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s,长度约为22 nt左右,主要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进而参与特定生物学过程。转录组测序发现秦川牛公牛肌内脂肪中bta-miR-33a的表达量是阉牛的2.2倍。通过在线软件Targ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HCG日高孕(progesterone,P)激素环境下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并探究孕激素调节HOXA10的机制。方法:1.根据HCG日血清孕激素水平,选择30例因男性因素/输卵管因素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ICSI助孕,取消新鲜移植的女性患者
研究背景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起源于造血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然而化疗的副作用及多药耐药的产生,给临床治疗白血病预期的完全缓解和巩固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治疗白血病的手段,具有个体化、辩证施治的明显优势,实践证明中医中药在治疗白血病中显示出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