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贺州客家围龙屋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建筑物都可以视作其创造者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特征的全面展现。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历史文化现象,是客家人历史和文明的产物和象征。它与古代中原地区曾大量存在的坞堡壁垒式土木结构建筑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体现着客家人、客家文化对古代中原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早自秦汉时期就有一定数量的中原人陆续迁入,并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近代以来,又有大批客家人从毗邻的广东等地辗转迁入,在桂东南、桂东等地区落户。在这些客家人聚居地区,保留了较为浓厚的客家传统文化,尤其是保存下来了大量的、极具研究性和观赏性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作为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典型代表的贺州江氏围龙屋,以其完好的保护,宏大的规模,鲜明的特色而成为研究整个广西地区客家传统民居文化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贺州江氏围龙屋建筑是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的一个缩影,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建筑式样上,继承了汉魏晋北朝时期中原建筑,尤其是坞堡、大宅等大型土木建筑的构筑特点。规模力求宏大,结构力求严整,防御力求完备,从外在表现形式方面张现出古代中原坞宅式的整体脉络特点;同时,作为建筑文化的物质载体,江氏围龙屋还蕴含着儒家的传统尊卑礼法观念及贵和尚中等传统思想,继承了阴阳五行学说原则中的部分精华,并把它们巧妙地融入整座围龙屋建筑当中,在民居建筑内外处处留下了“风水”学说思想及内容丰富的精神寄托印迹。 然而,以贺州江氏围龙屋为代表的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并没有完全依照中原建筑的种种“规制”来建造;在建筑理念上,也没有过多的拘泥于传统或是其他的思维定势,多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按照实际需要而建。在南方自然山水文化和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社会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对来自中原地区的古代的殿堂、坞堡、大宅等建筑范式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而且是必要的修正与改革,大量融入了颇具南方地域特色的新的物质文化元素,形成了一股适应商品社会发展的新思潮。 传统文化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在不断地扬弃中获得新生。包括客家建筑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现象,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才有出路,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以贺州江氏围龙屋为代表的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既继承了中原传统民居的诸多建筑优点和传统的建筑文化,又在此基础上突破陈规,注意了同时代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使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客家民居直到今天依然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某企业在实施炼油生产调度优化系统中为了稳定原油性质而开发的混炼优化功能模块的应用,通过该模块的使用提升了原油调度功能、稳定了常减压进料性质,并且为原油
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瞭望》撰文说,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
期刊
期刊
期刊
《帝鉴图说》是明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万历皇帝主持编纂的一部帝王启蒙读本兼政治教科书,该书集中展现了当时以张居正为代表的官僚士大夫群体的“圣王”期待。自万历皇
学位
期刊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最本真的自己。无论是谁,在不同的境遇中都会有不同的情绪。他们或热血或自我,或展现温情,诠释青春,无论哪个切片都是自我情绪最真实的一面,而所有的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以正史皖籍列传人物及科举考试皖籍进士人物为考察对象,对历史时期安徽人才的地域分布、兴衰发展作一番较为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正史皖籍列传人物地理分布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