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首先探讨产吲哚黄杆菌(简称吲哚黄杆菌)和粘金黄杆菌β-内酰胺酶的检出情况,主要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其次是探讨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和阳性菌株耐药性的区别;再次,探讨吲哚黄杆菌和粘金黄杆菌多重耐药的机制;最后,研究粘金黄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机制,主要包括β-内酰胺酶的作用,外膜蛋白的作用和外排机制的作用,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我们收集了本院的25株吲哚黄杆菌和10株粘金黄杆菌。首先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5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其次用三维试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并使用三对引物扩增特异性基因;最后,按照NCCLS的方法,分析了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和阴性菌株耐药性的差异。 临床粘金黄杆菌676和592对亚胺培南敏感(MIC≤4ug/ml),我们使用它做诱导试验。经过在含有亚胺培南浓度递增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后,得到了两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命名为676imp-r和592imp-r。然后按照测定四株细菌的MIC和β-内酰胺酶情况。 用离心的方法收集外膜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比较外膜条带的差异。 用CCCP和利血平抑制的方法验证泵出机制,CCCP为0.5ug/ml,利血平为10ug/ml。在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亚胺培南的MIC下降为原来的1/4时表明存在泵出机制。 结果 1.25株吲哚黄杆菌中,金属酶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72.0%(18/25);10株粘金黄杆菌,金属酶的检出率为90%(9/10)。所有菌株中,都没有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PCR扩增试验表明,IND基因的检出率为20%(5/25),CGB基因的检出百分率为30%(3/10),CGA的检出率为0。 2.吲哚黄杆菌对IMP,AMC,CTX,CRO,CFP,CAZ,ATM和FEP的耐药率都超过了50%;TZP,TIM,SCF,LEV和CIP的耐药率分别为18.5%,33.3%,8.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