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的南京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研究中关键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不同区域和时空尺度进行研究,包括土地变化过程、变化模式、动力机制、环境效应及生态安全定量评价,是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研究以1988、1996、2000和2004年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地物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分形特征以及高程信息,采用数据挖掘算法构建决策树分类器,自动提取了南京市1988-2004年土地利用分类信息。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近16年来南京市土地利用在数量、程度和结构上的变化特点及其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运用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区域生态承载力计算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利用改进模型定量评价、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安全性状;利用新构建的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划分区域生态安全等级,进一步揭示区域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和等级差异。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在综合提取地物光谱特征基础上,结合空间结构特征、非遥感数据,利用机器学习中的数据挖掘算法构建的决策树分层逐次提取方法实现了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自动分类,具有快速与可重复性,分类总精度达到了84%以上,Kappa指数达到0.81.以上,分类精度较高,是一种比较高效的信息提取方法。   2.耕地是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主体。16年间,耕地面积减少最多,主要流向建设用地和水域,属于高速衰减型。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总体增幅最大,新增速率是其转出速率的68.6倍,属高速扩展型。水域面积先缓慢减少,2000年后由于水产养殖大量占用耕地而呈快速增长。草地面积减幅最大,但总量很小。林地属缓慢衰减型,主要为建设占用。未利用地基本没有变化。总之。1988-2004年南京市土地利用年均变化率稳步增大,反映出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干扰度在慢慢加大。   16年内土地利用转换变化的趋势显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比重从98.36%降到了68.6%。建设用地转出量比重也从0.52%上升到了3.87%。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复垦整理、农村居民点撤并、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等土地利用政策的成效。   南京市整体土地利用程度处在平稳发展时期,城区、城郊区土地利用程度则处于高速发展期;土地利用率最高的是鼓楼区,最低是溧水县,白下区土地利用程度发展速度最快;而郊县的高淳因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为负值,而处于调整期。   1988-2004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均表现出单调递增趋势,反映出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在逐渐由有序向相对无序状态发展。信息熵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从市中心往外,依次出现主城低值区(以鼓楼、白下、秦淮为代表)、城郊高值区(包括雨花、玄武、栖霞、浦口、江宁、建邺)以及远郊县次高值区(高淳、溧水和六合),形成类似火山口地形的低-高一次高的圈层结构。   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形态存在明显的分形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结构复杂程度的大小排序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草地。可见耕地空间结构最复杂,破碎程度最大,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深。   3.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与本文改进模型计算的南京市2004年生态足迹结果显示,两者结论一致,即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但传统模型计算的生态赤字绝对值(5.064)远远大于改进模型的结果(3.755)。利用本文构建的生态压力指数测算,传统模型揭示区域生态安全性等级已达很不安全状态(第6级),改进模型则为中等不安全状态(第5级)。通过分析,生态足迹改进模型更能真实地描述生态足迹的情况,反映区域生态安全性状。   研究期内,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始终大于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不断变大,生态压力越来越大。生态安全等级划分结果显示,1988、1996年南京市生态环境处于稍不安全水平状态(4级),2000年上升为中等不安全水平状态(5级)后,生态环境安全一直平稳处于该等级状态。
其他文献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在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是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湖泊自古以来就作为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之一,近几十年来
我国现阶段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审美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鲜明地体现和贯穿于高中音乐教材的内容和形式中。因此,每一堂课上运用的音乐鉴赏作品都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城市向外离心扩展迅速,特别是位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膨胀与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建设用地空间不断向外蔓延,占用大量耕地、水域、林地等生态用地
随着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ISAR)对地观测基础理论、技术的逐步成熟,全极化、多波段SAR数据的日益丰富,开展PoISAR体制下地表信息提取以及
全球化加速了人口的流动,旅游成为当今社会人口流动的一种普遍现象。旅游的发展又促发了人口迁移,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劳动力移民;另一方面,旅游经历影响旅游者的
致命传染病在都市区的突发事件是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城市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都市地区人口越来越密集,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突发传染病流行的风险日益
公园是城市绿化隔离地区较为普遍的一种建设模式。当前北京市政府加大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的建设力度,拓展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功能,在限制城市无序蔓延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更多休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随着水库分期蓄水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对坝下四湖地区而言,长江水文状况的改变必然影响附近区域地下水的运动。本文利用洪湖石
森林在地球系统中对水循环,碳循环和能量循环的平衡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要应对问题日趋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森林可以发挥很大的”杠杆”作用。森林的调
2018年5月6日,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谭先杰去郑州出差,办完事情后,朋友送了他一小袋当地特产干枣,让他带在路上吃。晚上,谭先杰坐上高铁赶往另一个出差地南京,不久感觉肚子有点饿,就拿出两颗干枣吃了起来。吃的过程中,恰巧来了一个电话,于是便加快了吃的速度。由于是“囫囵吞枣”,他觉得嗓子眼被硌了一下,等到吐出枣核的时候,应该剩下的两枚枣核,此时只剩下了一枚,另一枚却不翼而飞。  谭先杰不由心一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