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衣藻小RNA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zhao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非编码RNA,通过形成RISC复合体作用于目标序列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基因,进而影响着发育定时、抗病毒防御、基因组重排、染色体修饰等生物过程。目前在拟南芥、水稻等高等植物中都有大量胁迫响应方面的研究,但是单细胞藻类衣藻中一直没有关于小RNA和胁迫关系的报导。   本课题中,我们借助高通量测序探索了这一联系,并进行了后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衣藻细胞在缺硫、缺磷、缺铜、铜过量、强光照、高二氧化碳、黑暗共7种情况下培养,并以TAP和HS培养液中的细胞作为对照,然后用于Solexa测序。去除样品准备时引入的载体之后,原始数据被按照长度过滤并且检测数据质量。这一步预处理说明,大多数样品测序时产生序列都超过400万条。其它支持数据质量的参数还包括比对到基因组上的序列比例(多于40%)、典型小RNA长度~20-22nt处的富集程度(>84%)、比对到miRNA前体和基因组重复序列区的序列含量(分别超过14%和30%)。   剩余的序列用于我们实验室内的miRNA预测工具,这一工具对高拷贝和有链主导优势的序列进行扩展以找到满意的二级结构。该过程中发现了34个可能的miRNA,其中2个有miRNA*。对其热力学稳定性作随机检验表明,衣藻的新miRNA并不像动物中那样有p值数值的倾向性。对新发现的miRNA使用传统的靶基因预测方法,我们发现了对应着19个miRNA的54个注释的靶基因。这些靶基因分为三类,即转录因子(如EF-3)、各种酶(如甲基化转移酶)、以及直接起作用的分子(如鞭毛相关蛋白)。   小RNA的表达特点则从三个角度探讨,并且该过程中强调对miRNA的分析。使用UPGMA算法,我们把miRNA富集量层次聚类为5类(TAP对照)和6类(HS对照)。接着,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还进行了两两比较。另外,借助一种称作对应分析的统计方法,我们发现了数十个可能的根据胁迫特异性表达的miRNA。而对于siRNA,作出的基因组分布图在样本间呈现出相似的表达轮廓,这也和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相一致(相关系数~0.70-0.96)。   我们还对miRNA表达变化作了实验验证,并使用一种先进的技术(降解组测序)确认了部分miRNA靶基因,该技术通过深度测序抓取和定量切割片段。Northern Blot用于缺磷时上升的miRNA杂交,实验中发现cr.057241、cr.05507_2、cre-miR912三者过表达;从有限的注释资源了解到,它们的靶基因参与蛋白质修饰、鞭毛运动和氮代谢。此外,降解组测序提供了另一种理解miRNA切割的角度;在检测出的19个切割位点中,有一些和RNA解旋酶、甲基化转移酶、alpha微管蛋白等蛋白质的mRNA有关,虽然其它的大部分都没有注释。   我们课题的价值在于,能够作为探索藻类中小RNA和环境因素联系的先导项目,而且可以作为记录miRNA变化与胁迫条件关联的数据来源,其中的数据有望被用于对miRNA详细功能的进一步实验研究。
其他文献
汽轮机转子作为火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其材料性能、几何形状和运行工况都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其寿命与可靠性对整台汽轮机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准确获得相关材料性能数据和
本论文主要采用萃取精馏法和烷基化方法对脱除粗苯中的噻吩进行了研究。萃取精馏法可以回收噻吩/甲基噻吩,且工艺过程没有污染产生;烷基化法具有能耗低,脱硫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
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是一种在大气层内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新型吸气式动力装置,是当前推进技术领域的研究前沿,而超声速燃烧技术是其研究的重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区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最近几年,我国核电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9台,预计到2020年核电投产的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0MW。然而,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核电安全利用的思考。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并制作出配合微气泡造影剂使用的低成本超声成像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全数字化B型超声诊断、高频大功率超声同步破泡及二次谐波成像等功能。既能用于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空调系统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宾馆、办公楼、机房等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空调的能耗占我国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左心室整体及节段功能。1、评价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左心室整体及节段功能的差异。2、评价高血压
用声学方法对电站煤粉锅炉炉膛的温度场进行检测是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热点,在国外已有成熟的商业化产品。该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未研制完成能够应用于电站工程现场的锅
碳纳米管阵列作为一种全新的热界面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通过实验测量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碳纳米管阵列的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给出了交流加热谐波特性,给出了3ω谐波通用表达式,通过液体导热系数的测量验证了实验系统的可行性及稳定性。采用化学气相沉积FePc的方法得到了平均长度约1.5微米的多壁碳纳米管阵列,并估算出阵列的基本参数:碳管平均外径D≈75纳米,平均内径d≈49纳米,碳管间距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