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系统低频超低频振荡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提升,其中又以水电和风电占比最高。大规模风电和水电并网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特别的,系统中水电出力季节性强,而风电出力存在随机性,两者出力的波动变化、以及负荷的不确定波动和输电通道上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系统的输送功率、运行方式和安全稳定特性复杂多变,呈现出高维、时变、非线性特性,暂态稳定问题突出,电网抵御功率扰动能力大幅下降,其中低频与超低频振荡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故亟待分析风电和水电接入后系统稳定性变化情况,研究相应的稳定性控制策略。本文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融合物理-数据驱动的富集水电系统低频超低频振荡特性分析与统一控制策略研究”(52277083)的资助下,围绕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电力系统的低频超低频振荡的特征分析以及稳定控制问题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从分析水电和风电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出发,构建了风机接入无穷大系统的Philips-Heffron模型,通过复转矩系数法分析模型特征,发现了风机接入系统后会产生阻尼转矩,特定工况下该阻尼转矩会变为负,使得风机向系统中提供负阻尼,从而引发系统低频振荡现象。此外,基于劳斯判据分析水轮机组调速器的小干扰稳定性,发现系统产生超低频振荡的原因在于水轮机组的水锤效应使得系统在超低频段产生一个较大的负阻尼转矩,该负阻尼转矩会使得系统出现超低频振荡,而通过优化调速器PID参数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抑制超低频振荡。(2)提出两种计及风电接入下系统的低频振荡抑制策略,一种为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控制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在线稀疏自适应控制,结合强化学习算法以及灵敏度分析理论训练智能体学习多机PSS的稀疏自适应调参策略,用于不同风速条件下系统中多机PSS参数的协同稀疏更新,从而充分发挥控制器的性能,提升系统的低频稳定性;另一种为数据驱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附加阻尼器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即在静止同步补偿器装置上配置阻尼控制单元,并计及风电接入下系统的时变特性,引入神经网络实现系统不同状态下的等效传递函数的动态辨识。基于此,结合小增益理论和强化学习方法,训练智能体获取附加阻尼控制器的自适应鲁棒参数调节策略,兼具自适应控制以及鲁棒控制的优势。(3)提出两种计及水电接入下系统的超低频振荡抑制策略,一种为基于新型PR-PSS的超低频振荡抑制策略,即对于传统PSS的结构进行改进,并引入比例谐振控制器(Proportion,Resonant,PR),构成一种新的PR-PSS控制器,该型PSS弥补了传统PSS在超低频段相位超前的缺点,克服了无法为超低频振荡模式提供足够阻尼的缺陷,可用于超低频振荡的抑制;另一种为基于调速器PID鲁棒优化的超低频振荡抑制策略,计及基于优化调速器PID抑制超低频振荡的三原则:适应极端工况、不恶化其他振荡模式、保留调速器的动态调节能力,将调速器PID参数优化问题建模为一个双层鲁棒优化模型,并引入强化学习训练智能体来代替内层模型,将双层优化问题转化成单层非线性优化问题,再结合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从而提升了模型求解效率。(4)提出针对系统低频超低频耦合振荡的抑制策略。为了有效抑制系统中潜在的低频超低频耦合振荡风险,提出一种多频段阻尼控制器,实现了低频超低频振荡的分频段解耦控制,并计及系统中可能配置多个多频段阻尼控制器,将多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建模为一个马尔科夫博弈过程,并引入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多个智能体学习多频段阻尼控制器协同自趋优控制策略。训练完成后,每个智能体依据局部信息对于特定的多频段阻尼控制器进行参数调节,从而实现了分布式协同自趋优控制,确保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用户的增多,传统的地面通信网络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无线通信超可靠性、高服务质量、多样性的需求。无人机通信作为一种典型的空中通信手段,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高灵活性、易部署、低成本的通信服务,被视为未来空中网络解决方案和地面通信的补充。面向增强通信覆盖和应急通信的需求,单无人机中继和无人机集群基站是两个典型通信场景。资源管理是无人机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传统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根据完全且
锂硫(Li-S)电池在理论能量密度、材料比容量和原材料成本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希望的下一代高性能电化学储能器件之一。然而,Li-S电池由于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而表现出较低的容量和循环寿命,这导致其商业化进程受到了阻碍。目前Li-S电池在正极方面主要的问题包括:正极上的硫和放电产物Li2S导电性差以及它们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缓慢;硫的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物种(Li PSs)在电解液中溶解和扩散
自从特斯拉于十九世纪开展无线能量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相关实验以来,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而近年来,由于磁耦合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Magnetically Coupled Resonanc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以康复机械手为代表的康复机器人技术可以有效替代传统人工康复训练,帮助患者修复受损神经,恢复身体机能。现有康复机械手一般采用电机、液压和气压等方式驱动,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重量较大、冲击力强、自适应和安全性差等问题。NiTi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eory alloy,SMA)因其特有的超弹性(Superelasticity,SE)和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
在未来太空探索中,诸多工作(如航天设备装配维修、航天器在轨捕获释放、太空货物搬运、月岩标本采集以及低微重力环境下科学试验等)需要航天员在多种复杂地形或重力环境下携带大量设备和标本,并进行长时间、大范围、多任务的出舱活动。与传统的舱内活动不同,当前的空间站在轨作业以及未来的星表探测作业都需要航天员穿着厚重的舱外航天服,同时要求舱外航天服关节系统具备良好的运动灵活性。然而,多层织物结构的舱外航天服由于
切换仿射系统由一系列连续或离散时间子系统和切换信号组成,其可以为许多复杂系统的建模提供框架。由于存在仿射项,切换仿射系统的平衡点不能移到原点,从而系统在状态空间中具有多个平衡点或平衡区域,这是切换仿射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切换仿射系统已经在DC-DC功率转换、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切换仿射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为了保证系统内各项状态按照期望的标准运行,往往需要对该系统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以其高光电转换效率(PCE)、高缺陷耐受性和易于制备等优点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PSCs的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和空穴传输层主要通过逐层方式沉积,层间界面不可避免地成为缺陷富集地,极大地影响着PSCs效率、稳定性和迟滞等性质。因此,开展PSCs相关界面的研究对于促进其性能改善和器件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论文对PSCs相关界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包括电子传输
电磁波吸收材料(吸波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武器装备的雷达信号特征,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且在治理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干扰和防范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民用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与传统的磁性吸波材料相比,碳基吸波材料因为具有密度低,耐氧化、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各种微纳结构的合成和调控。为定量地、系统性地理解碳基吸波材料的电磁性能,本文从计算和实验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利用材料基因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利用电化学储能装置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存储非常重要。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使其在电网或微型电网等固定存储设备以及家用电池等其他不太关心重量比容量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钒氧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储量丰富、比容量高等优势。然而,其在循环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锌离子与材料主晶格之间具有强烈相互作用,使得电池表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
作为产生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束的最有效装置之一,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离子源因其优异的性能受到国际上加速器领域的重视。然而,对ECR离子源物理机制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其技术的发展。由于ECR等离子体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仅仅依靠实验研究很难理解清楚其中的全部物理机制,因此数值模拟逐渐成为了研究ECR离子源的重要辅助手段。高电荷态离子的产生是ECR离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