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中沈复游历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m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社会大众对文化及其相关产品兴趣的增强,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文学旅游是一种跟文学作品有密切关系的文化旅游活动,它以“文学”的概念为基础,与作家和他们所著的文学作品相关。中国历史悠久,有众多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丰富文学旅游资源。《浮生六记》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自问世百余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书中详细地记录了沈复这样一位生活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普通文人的个人生活和出游经历。本文以《浮生六记》所记载的沈复游历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精读《浮生六记》,对1778年到1807年沈复的人生经历进行梳理,总结其生平纪事年表和时间地点原因交叉表;摘录沈复在书中谈及游历的内容,对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出游地点地域分布表等。其次,在前期资料梳理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展开对沈复游历的旅游行为研究:1、游历资源分析,确定旅游资源分类标准,统计旅游资源数量和类型结构,列举主要旅游资源;2、游历时空分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沈复出游的动机;3、游历特征分析,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分析沈复游历的特征;4、游历影响分析,从对其本人、对当时社会、对现代旅游三方面出发,分析沈复游历的影响。最后,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研究不足与展望。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沈复游历所到之处,自然旅游资源以地质地貌类为主,共计30处,人文旅游资源以建筑与聚落类为主,共计55处;2、沈复的出游动机主要包括工作(61%)、生活(34%)和学习(5%)三大类,出游地点呈现“两横两纵一中心”的空间分布;3、沈复的游历特征与古代文人旅游有极大相似性,一定程度上具备古人宦游、漫游、交游和游学的综合特质,同时又表现出两方面的个性,旅游审美思想讲究不以名气论景点、崇尚天然、人工似天然、不喜媚俗、和谐的整体布局等,旅游消费行为体现为缺乏规划、不够理性和注重享乐;4、多年的出游经历对沈复个人而言,既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安慰,同时也促进一些艺术成果的诞生;沈复丰富的旅游活动是清代旅游业繁荣的侧影,他的出游行为共同对当时的思想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沈复的旅游审美观念对现代旅游审美素养提升和山水园林规划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丽水是一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戏曲是丽水众多民间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在山区学校的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开发和利用该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而且有利于进
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建立在线书店系统以及如何实现对此系统的数据库连接,介招了JSP+ORACLE的开发模式。系统采用TOMCAT作为WEB服务器,JSP负责网页的界面显示,后台使用OBACLE数据
【正】 近年来,在广东西部的封开、德庆等县发现了一些大石铲。现介绍于下。大石铲可分作两式。Ⅰ式 6件。其形制是:短柄,双肩平直对称,身作束腰形,即肩下逐渐向内作弧形收缩
1997年7月从泰国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扩展到韩国、日本,波及俄罗斯、欧美各国,震撼世界。其“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震级”之大、“烈度”之广、危害之劣、教训之深刻,实为
置身于“合柴1972”,作家叶辛联想到过去的捷克古城,看到了合肥的未来;作家王朔认为,合肥徜徉在浩瀚的诗词里,它有令人沉醉的风土人情与前世今生;在作家潘小平的心中,合肥曾经很小,小
报纸
针对新形势下农村舆论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宣传形式缺少创新,与农民不相适切,满足不了新时期农民的基本需求的现状,提出农村舆论宣传内容要贴近农民生活,创新宣传形式以适应
中国正在经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家庭观念和结构也随之改变。在城市中,这种转变尤为突出。原来的几代同堂越来越多为核心型家庭取代。家庭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是
<正>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诚实经营,讲究信誉与消费者和企业密切相关,它既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好处,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正如美国国际商
<正>私人影院更加注重影院服务细节与体验,既解决年轻人对观影私密性需求,也解决电影爱好者们对点播心仪电影的要求。在电影市场高速增长的今天,传统电影院已经无法满足市场
试论语言训练中的几个辨证关系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郭根福“语言训练”的问题,看起来是个“简单明了”的问题,《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