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新课程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更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和交流合作的意识,其要求远远高于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解题能力的训练。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在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之下,应试之风依然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改变,新课程的改革很难落到实处。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问题一直是教学论的核心问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人们就在不断的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模式,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学习理论有着不同的教学主张,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不断对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新时期的学生也有着新的发展需求,只有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当下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要求。本论文首先回顾了有效教学理论的发展,并结合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探讨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具体要求。利用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实习的机会,深入一线教学,观察课堂、倾听学生、了解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以及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倾向,课堂关注点,课堂感受以及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安排组织情况,从新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的角度分析其中存在的无效和低效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准备课程,组织教学,才能达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最后,结合自己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案例,从课程资源的开发的角度展示在如何以课程的观念准备教学,如何顺应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锻炼、体验过程、获得感悟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