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V无人车辆编队避障行为及其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合了无人驾驶技术和车用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节约能源消耗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基于车间通信技术(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V2V)的无人车辆编队系统具备了共享感知、共享决策、协同避障等多种优势,对于行驶安全性、道路通行效率、能源利用率都有着积极作用,这些作用在车辆编队高速行驶状态下尤其重要。考虑到无人驾驶车辆的完全普及存在一定的过渡阶段,并且实际道路情况相对复杂多变,无人驾驶车辆编队在较长时间内都要面临着共享路权、复杂交通等严苛的运行环境问题,保障车辆行驶稳定性、安全实现编队避障行为是无人驾驶车辆全面普及的必要条件,因此,进行车辆编队避障行为稳定性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行驶在快速路、高速公路的无人车辆编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V2V无人车辆编队避障行为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基于虚拟弹簧-阻尼系统的“一字型”排列的V2V无人车辆编队数学模型。针对编队行驶状态下的无人车辆,使用了虚拟结构的看待方法,在车辆编队数学模型中添加了具备物理意义的虚拟弹簧-阻尼系统,该模型实现了从编队质点模型的角度对前后车辆之间的运动学、动力学特性进行描述,建立了不同车辆之间运动学与动力学耦合关系。基于虚拟弹簧-阻尼系统的车辆编队质点模型与传统单一车辆模型相结合,提出了车辆编队系统数学模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描述了V2V无人车辆编队在系统层面与单车层面的动力学联系。(2)根据车辆编队避障行为的实现方式,提出了主动制动、主动转向两种避障策略,并从纵、横向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车辆编队全局、局部稳定性的判定方法。主动制动避障行为通过多目标协同主动制动,实现在障碍前制动直至停止的效果;主动转向避障行为则是通过控制车辆的转向系统,实现多车协同换道,绕过障碍后再换回原车道继续行驶。针对车速扰动、通信时滞下的编队稳定性问题,使用了基于特征根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方法分析单一车辆节点的局部稳定性,利用基于传递函数幅频响应的弦稳定性方法分析编队全局稳定性,分别用来研究主动制动、主动转向两种避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3)针对主动制动、主动转向两种避障行为,分别建立了V2V车辆编队纵、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纵向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分析纵向稳定性相平面图,选取合理的纵向虚拟弹簧-阻尼系统参数,求解出主动制动避障行为下的制动力。横向稳定性控制系统通过横向稳定性相平面分析,选取满足横向稳定性的横向虚拟弹簧-阻尼系统参数,进而求解出编队中跟驰车辆的侧向加速度期望值。在满足自身动力学限制、车辆编队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侧向加速度跟踪器,通过控制转向系统使跟驰车辆侧向加速度与期望值一致,实现车辆编队主动转向的横向稳定性控制。(4)在Car Sim&MATLAB/Simulink和仿真环境下,搭建了基于虚拟弹簧-阻尼系统的V2V车辆编队虚拟样机模型,并针对主动制动、主动转向分别设计了车辆编队稳定性控制仿真实验。通过车辆编队稳定性、单一车辆稳定性判定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系统很好地保障了V2V无人车辆编队避障行为的稳定性。(5)搭建了具备自主驾驶能力的微缩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主动制动、主动转向避障行为的实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车辆编队中纵、横向位置误差向编队后方传播过程中逐渐收敛,车辆编队中跟驰车辆的纵向车距误差小于5%,横向位置误差小于8%,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纵、横向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正>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无酒不成席"。而这个"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白酒。事实上,这种情况也就是近一两百年的事。再早的时候,占据市场"主流"的绝对是黄酒。这一点,我们从成书于清中期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量饮用黄酒的场景来看,足以明证。那么,为何白酒赶超、取代了黄酒的主流地位,成为如今消费市场的新宠,它又是什么时候赶超的呢?我们不妨回看一下历史。
期刊
期刊
行波定位技术可根据系统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采集到的时间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故障定位,由于其定位精度高,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首先,分别从行波信号的精确检测、高精度同步时钟技术、故障定位算法以及工程实践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行波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单端行波定位、双端行波定位以及网络行波定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传统行波定位研究尚存的主要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最后
<正>高血压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血压水平,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本文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69.2
期刊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过程模型(HAPA)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模型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血压水平变化及血压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威海市环翠区立足中心城区区位实际,以强化党的领导、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主线,全面推进精致社区创建工作,有效增强了社区建设整体效应,着力破解长期困扰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的难题。一、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加强整体谋划顶层设计。一是创新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社区工作委员会,由区委书记任主任,组织部部长和分管城市建设及民政工作的副
目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不良影响,已引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催化燃烧是处理VOCs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稀土元素Ce、La及其氧化物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常作为催化助剂或载体,在催化燃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稀土催化剂(主要为Ce、La),综述了其在丙烷催化燃烧中的应用及相应的催化反应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法:通过对Ce基和La基催化剂
<正>时空是一体的,时间是空间的本质,也是一切思想的基础。基于时间的历史解释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具有不定性,"历史"是在时间中"变化着""发展的",因此,时间本身就是一种被直观到的"变易"。所以,解释历史应摆脱把时间对象化、外在化、形式化的弊端;二是历史是逻辑与历史、有时(时间存在)与无时(非时间存在)的动态统一,意即解释历史,既要关注历史实践的逻辑演进,又要关注时间因素的作用,还要关注
向废水中投加氯酸盐,即所谓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剂”,可降低COD检测值,呈现出水符合COD排放标准的假象.从本质上而言,氯酸盐的添加并未实际去除COD,而仅仅是作为氧化剂减少了在高温消解过程中重铬酸钾的消耗量,导致测定的COD数值偏小,因此氯酸盐只是起到了掩蔽作用.为消除氯酸盐对COD的掩蔽作用,提出了一种以亚硫酸盐为还原剂的预处理工艺:根据氯酸盐含量投加相应的亚硫酸氢钠进行去除,进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