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及育种技术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ckeyMous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外来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解决遗传狭窄的重要途径。对改良系进行遗传研究,拓宽温带玉米的遗传基础,构建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这将解决我国玉米育种徘徊不前的局面,克服玉米高产超高产育种的障碍,为我国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本试验所选用的材料为改良系和温带四大系统的骨干系。试验采用增广NC Ⅱ设计。对改良系的产量性状,株高、穗位、茎粗、雄穗分枝数、子粒长、百粒重等重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如下: (1)、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表明改良系与温带材料杂交,单株产量即穗粒重的杂种优势最大,试验杂种优势值为151.7%。 (2)、在改良系配合力方面,改良系中W29和C02的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而其它改良系GCA值较低。 (3)、在杂种优势模式方面,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符合旅大红骨子×瑞德、旅大红骨子×PN、旅大红骨子×兰卡斯特;塘四平头×瑞德、塘四平头×PN、塘四平头×兰卡斯特的杂种优势模式。在育种中更实用,这与育种实际相符合。 (4)、在遗传关系方面,依据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及前人的研究及育种实践,我们初步判断改良系中吉1782,吉1285与Mo17,C8605-2和C02的亲缘关系很近,吉5918,599-20的亲缘关系很近,W29不属于五大系统。 (5)、在遗传力方面,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中穗粒行数的狭义遗传力值均大于70%,表明可在早代对其选择;株高、穗位、穗粗、百粒重、穗粒行数、穗行粒数、穗重、轴粗、轴重、子粒长的狭义遗传力值均大于50%,也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雄穗分枝数、茎粗、秃尖长、出籽率在试验中的狭义遗传力值表现较低;由此说明对穗粒行数可在早代选择;对株高、穗位、穗粗、百粒重的选择也可在早代进行。穗长、穗粒重、出籽率、子粒长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低,这4个性状均不宜在早代选择。 (6)、遗传模型测验结果: 玉米株高、穗长、穗重、穗粗、穗粒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百粒重、轴重、出籽率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 玉米穗位、茎粗、轴粗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上位性效应不存在,以显性效应为主。
其他文献
To investigate whether estradiol (E2) plays a role in cell-contact-dependent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T cell activation, we studied the role of E2 in regulating
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研成果、交流科技信息、指导科研发展方向的载体,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在市场经济挑战的考验中,能否坚定立场,刻苦
玉米叶片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各细胞器中的分布以细胞溶质部分最高,约占总活性的85%,叶绿体和线粒体部分各占13%和2%。土壤淹水使各细胞器SOD活性下降,叶绿体是受影响最敏感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1.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多媒体与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媒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传媒基本上是模拟信号,而多媒体所处理的信息却是数字化的;传统的传
利用GenBank上已公布的玉米T、C、S群不育细胞质线粒体DNA特异基因T-urf13、atp6-C、orf355的片段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对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M5P型和YⅡ-Ⅰ型进行归群研究。
用紫外光(UR)、红外光(FR)、混合光(RB)、红光(R)和兰光(B)分别以不同距离和不同时间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进行的照射表明,UR和R照射的出苗率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48.0%和42.67%;RB
本研究选用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幼苗生长测定和电导率两种方法测定种子发芽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种子的LOX活性,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法处理籽粒,检测其发芽
In the edge detection of Remote Sensing (RS) image, the useful detail losing and the spurious edge often appea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authors uses the dyad
To obtain the recombinant soluble protein of the extracellular fragment of human TRAIL gene and to identify its function preliminarily, this gene fragment w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