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ADAMTS-7水平与其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血栓形成所导致的一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ACS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ADAMT)家族是一类锌依赖的金属蛋白酶,其成员ADAMTS-7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病程中有重要的作用。SYNTAX评分是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危险分层的评分系统,不仅能对血管病变进行评估,还能指导治疗。但SYNTAX评分涉及项目众多,无法简单快速得出结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简易的生化指标,对ACS患者进行评估。ADAMTS-7与SYNTAX评分是否相关,其水平能否反映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计算SYNTAX评分以评价ACS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情况,并分析血清ADAMTS-7水平和SYNTAX评分的相关性,为ADAMTS-7对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1.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四科诊断为ACS的患者130例以及同期对照者27例。ACS患者根据诊断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记录入选对象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2.入选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SYNTAX评分,ACS患者又根据SYNTAX评分分为Ⅰ组(≤22分)、Ⅱ组(23~32分)和Ⅲ组(≥33分)。3.采集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ADAMTS-7水平。结果:1.对照组和ACS各亚组一般资料比较对照组和ACS各亚组(STEMⅠ组、NSTEMⅠ组和UA组)在性别和糖尿病病史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和ACS各亚组的生化指标和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对照组和ACS各亚组在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左室射血分数有统计学差异;在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3.对照组及ACS各亚组间SYNTAX评分比较SYNTAX评分对照组为0,ACS各亚组分别为STEMⅠ组8(6,13.5)、NSTEMⅠ组14(11.5,19.5)和UA组13.00(9,15.75),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4.对照组及ACS各亚组间血清ADAMTS-7水平比较对照组血清ADAMTS-7水平为198.97(182.75,229.72)pg/ml,ACS各亚组分别为STEMⅠ组300.08(237.53,398.12)pg/ml、NSTEMⅠ组262.29(216.47,381.62)pg/ml和UA组300.67(260.76,340.33)pg/ml,ACS各亚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5.SYNTAX评分各亚组和对照组ADAMTS-7水平比较根据SYNTAX评分将ACS患者又分为三个亚组,即Ⅰ组(≤22分)、Ⅱ组(23~32分)和Ⅲ组(≥33分)。对照组血清ADAMTS-7水平为198.97(182.75,229.72)pg/ml。SYNTAX评分Ⅰ、Ⅱ、Ⅲ亚组的血清ADAMTS-7水平分别为278.22(230.50,330.16)pg/ml、537.64(300.14,779.76)pg/ml和1051.34(601.85,1253.74)pg/ml。SYNTAX评分Ⅰ、Ⅱ、Ⅲ亚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SYNTAX评分Ⅰ组的血清ADAMTS-7水平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并且Ⅱ组的ADAMTS-7水平也明显低于Ⅲ组(P<0.05)。6.血清ADAMTS-7水平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研究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ADAMTS-7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504,P<0.01)。7.SYNTAX评分与冠心病各因素之间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各因素与SYNTAX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YNTAX评分与ACS患者的性别、糖尿病史、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及ADAMTS-7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39、0.253、0.204、0.210和0.504,P<0.05)。应用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AMTS-7水平是ACS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8.ADAMTS-7水平对ACS的预测价值及最佳界值ADAMTS-7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最佳界点值为234.00 pg/ml,ROC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为0.766-0.923,P<0.05。提示ADAMTS-7水平对诊断AC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1.ACS患者血清ADAMTS-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ADAMTS-7可能参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ACS患者血清ADAMTS-7水平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且ADAMTS-7可作为ACS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清ADAMTS-7水平对ACS患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肺动脉高压(PAH)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通路,雌激素对肺动脉高压有保护作用,但雌激素与乳酸代谢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相关联系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研究雌激素对肺动脉高压的保护机制,探究在此过程中雌激素对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的作用通路,进而影响糖酵解代谢产物乳酸含量,为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7组(各组n=6):假手术+常氧组、假
第一部分采用256层螺旋CT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心外膜脂肪正常参考值定量研究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测量正常人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心周脂肪体积、心外膜脂肪体积及不同位置心外膜脂肪厚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心外膜脂肪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我院2019-12至2020-12期间临床可疑心血管疾病或无症状体检者,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5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探讨D-二聚体在AAD预后及分型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重视、积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74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胸痛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个人史、实验室化验指标、临床分型、相关
目的:本研究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定性及定量观察不同程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舒张期各时相左心腔内流体力学参数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参数与心脏结构的关系以及在评估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LVEF>50%的AR患者42例,依据2017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关于对无创评估瓣膜反流的指南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即AR1、AR2、AR3组),每组各14例,另收集健康体检者14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管增强技术研究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患肢CEAP临床分级与同侧髂总静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因下肢CVD就诊于我院血管外科需进一步诊治来超声科检查的115例患者(右侧患肢109条,左侧患肢102条)及同期97例健康志愿者(右侧下肢88条,左侧下肢89条)。所有受试者均记录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选2020年01月至2020年0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五科,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脉多支病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试验组在他汀降脂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依洛尤单抗强化降脂治疗,对照组单用他汀降脂治疗,随访半年时间,观察依洛
目的:探讨经皮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取36例拟行非心脏手术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且动态心电图示2-3s的R-R间期或停搏。随机分为经皮临时起搏(transcutaneous cardiac pacing,TCP)观察组(C组,n=20)和经静脉临时起搏(transvenous cardiac pacing,TVP)对照组(V组,n=16)。观察两组起搏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射频导管消融术(射频组)及同时行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组)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4例接受射频导管消融及同期102例接受一站式手术的持续房颤患者,应用SF-36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9±3个月从躯体健康(PCS)及心理健康(MCS)两方面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1.一站式组女性患者较多(P<0.05),且一站式组患者的LA D、CHA2DS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risin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1.入选2020年02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7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及患者症状分为对照组(CON组)(n=24)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n=103),ACS组依
目的:本研究旨在优化止血带加压法制造的缺血与反应性充血模型,通过给止血带施加三个不同的压力值,分别建立相应压力值下小腿骨骼肌的缺血-反应性充血模型,观察BOLD时间信号曲线特征,以找到使该模型的可重复性高的止血带所加压力值范围,进一步控制骨骼肌BOLD信号的影响因素。方法:本实验采用止血带加压法制造小腿骨骼肌缺血反应性充血模型,对10名年龄在20-35岁范围内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小腿骨骼肌BOLD磁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