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易染抗紫外聚苯硫醚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04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人们随着对未知领域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涉足更多有高温、水、火、酸碱腐蚀危险的领域,迫切需要特种防护装备抵御特殊环境面临的威胁,防护装备以轻量化为设计目标,满足高效防护的同时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高性能防护服亟待开发。
  高性能纤维中聚苯硫醚(PPS)纤维凭借其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自身阻燃性,良好的力学性能成为最具前景的高性能防护服用纤维原料之一。但PPS纤维存在着吸湿率低,染色性差,耐光老化效果差的不足,限制了其在服用领域的推广。针对上述问题,在对当前改性方法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后,本课题组选用高分子聚电解质材料聚丙烯酸钠(PAAS)与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改性方法制备PPS复合母粒,将PPS复合母粒与PPS切片共混成功制备PPS复合纤维。利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接触角测试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PPS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表征。
  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PAAS与PPS相容性好纳米TiO2在PPS中不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声速取向仪对PPS复合纤维的结晶、取向测量,发现PPS复合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结晶度有所降低,无定形区域面积增大,有利于PPS复合纤维吸湿率的提升;同时,通过热重分析仪(TG)测试分析PPS复合纤维的初始分解温度T5%在503℃以上,仍可以保持PPS纤维原有的良好的热稳定性。PPS复合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由纯PPS纤维的2.94cN/dtex微弱降低到2.86cN/dtex,断裂伸长率可保持在29%左右,且在酸碱测试环境中,PPS复合纤维仍然可以保持PPS原有的力学性能。
  利用烘箱法和接触角测试仪表征PPS复合纤维的吸湿亲水效果。随PAAS含量的提高,PPS复合纤维的吸湿回潮率逐渐增大,水接触角逐渐减小,PPS/PAAS(98.5/1.5)纤维吸湿回潮率可由纯PPS纤维的0.21%提高到2.11%,水接触角可由纯PPS纤维的74.1°降低到52.3°,加入纳米TiO2后,纤维吸湿效果变化不大。由此得出PAAS对PPS的吸湿作用突出,并分析了PAAS对PPS复合纤维吸湿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采用高温高压法与载体法对PPS复合纤维进行染色条件实验,得到最佳染色温度是130℃,载体选用苯甲酸苄酯时,最佳用量是6g/L,染色时间为60min,得到分散红玉SE-GFL的纤维上染率达到94.7%,耐水洗色牢度达5级,加入TiO2后,PPS复合纤维的耐光照色牢度可达7-8级;载体选用百里香酚时,最佳用量是9g/L,但纤维上染效果提升不如苯甲酸苄酯明显。PPS/TiO2/PAAS(97.5/1/1.5)纤维经紫外光照192h后,拉伸断裂强度仍能保持在2.05cN/dtex,强度保持率较纯PPS纤维的37.8%提升到70.5%,而PPS/PAAS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与纯PPS纤维相近,得出PPS复合纤维抗紫外性能作用提升的关键在于纳米TiO2,最后分析得出PPS复合纤维的染色、抗紫外稳定作用的机理。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社会对冰川科学的深入研究,热熔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钻进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冰盖、冰架、海冰和山岳冰川的钻探活动中。由于极地特殊的低温环境,冰孔缩径问题给冰川钻探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限制。为保障安全钻进的持续进行,钻孔闭合速率的预估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有效的防止钻孔冻结,成为研究热熔钻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钻孔及冰层温度场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极地地区钻孔闭合问题的研究方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排土场被投入使用。但是排土场作为巨型人造地质体,常发生毁灭性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人民生命物质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排土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攀枝花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排土场为例,以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为基础,以数值分析为主要手段,对朱家包包排土场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
学位
龙岗区位于深圳东部,是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区内复杂的自然地质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区内分布的主要地质灾害为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它们给当地的居民、建筑、工程建设等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困扰。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综合考虑了地质灾害本身和承载体的情况,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内的管理人员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龙岗区为研究区域,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初步调查获取地质灾害点,对得到
学位
放射性核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行为研究是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同时也是处置场安全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西部大开发和注重环境保护的环境下,对中国西北HAE放射性废物尽快进行地质处置是国家十分关心的一件事.该论文作为HAE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研究的一个子课题,对以基岩介质为围岩的HAE预选处置场地开展基岩裂隙水运动特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关心的高毒性核素Sr在基岩裂隙水运动
学位
在磨矿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过矿物颗粒过粉碎的情况,矿物颗粒的过粉碎会给浮选目的矿物带来难度,随尾矿而流失的目的矿物则变成损失的资源。而对矿物的过粉碎也会带来电耗、能耗的增加等对选厂发展不利的因素,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磨矿过程中矿物过粉碎程度,如更换磨机类型,使用新型磨矿介质,调整磨矿浓度等操作。  本论文以-0.3mm的磁铁矿和石英纯矿物、磁铁矿:石英按质量1:1混合的二元混合矿、三种实际矿石为研
我国锂辉石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花岗伟晶岩矿床中,因受风化及热液蚀变影响,矿石易粒度变细而泥化严重,且锂辉石与主要组成矿物长石、石英同属铝硅酸盐矿物,界面性质相近,浮选分离困难,导致我国每年约20%的矿物锂以微细粒形态流失,微细粒矿物的有效回收已成为矿物加工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以微细粒锂辉石为研究对象,开展微细粒锂辉石疏水聚团浮选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研究了-75+4
孤东油田是整装大型高渗透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含油面积58.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2.6亿吨.主要含油气层系是上第三系馆陶组.油藏属于河流相砂泥岩正韵律沉积,埋藏浅,埋深1195-1450米,压实差,胶结物含量低,胶结疏松,储油物性好,渗透率高.砂体平面上大面积连片,连通性好,但纵向上储层非均质强,夹层发育.经过多年的高速高效开发,孤东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如何进行进一步的挖潜是开发工作的主要方
学位
纳米纤维膜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较小的孔径结构,在液体和气体过滤领域具有相较于传统纤维滤材更为突出的性能优势,吸引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纳米纤维膜的研发遍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据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全球纳米纤维在2017年的市场达12.636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以25.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持续扩张。随着工业化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设备的商品化开发,纳米
二氧化钛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凭借其高的氧化活性和绿色环保的优势,在纺织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备受关注。但是,二氧化钛粉体在水体中易团聚、易流失,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为开发实用型光催化剂,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负载型光催化剂的研究。  本论文以棉织物为载体,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和煅烧处理制备了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工艺参数(水解温度、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和煅烧温度)进
学位
聚酰胺(Polyamide,PA)纤维具有相对较高的断裂强度、回弹性以及优异的耐磨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建筑、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PA6纤维是PA纤维系列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受到了人们较多的关注。然而,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碳氢含量较高,极易被点燃并伴有浓烟和熔滴,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针对PA6纤维的阻燃改性大多采用与阻燃剂熔融共混纺丝的方法,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阻燃剂在PA6中分散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