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的抗肠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花色苷之一,进入体内会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去糖基化生成苷元矢车菊素(Cy)。C3G和Cy在生理条件下均不稳定,氧化产生原儿茶酸(PCA)和间苯三酚醛等降解产物。花青素体内的抗炎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比较研究了C3G和Cy抗鼠肠炎作用,比较研究了C3G、Cy和它们对应的氧化产物(OP-C3G、OP-Cy)及其中相应浓度的PCA对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它们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具体工作及结果如下:
  1、通过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IBD模型,比较研究了C3G和Cy对鼠肠炎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3G和Cy均可以减缓IBD模型小鼠体重下降趋势,降低DAI指数以及组织学评分,有效缓解了IBD小鼠的临床特征以及结肠组织损伤,剂量200μmol/kg的C3G和Cy显著抑制了IBD导致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过量产生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FN-γ的过度表达,从而发挥抗肠炎作用;相同浓度下的C3G与Cy的抗肠炎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仪(HPLC-ESI/MS)技术,跟踪检测了C3G和Cy氧化过程中产物的变化,完全氧化后分别得到氧化混合物OP-C3G和OP-Cy,其中PCA产率分别为3.3%和10.0%,而间苯三酚醛的产率不到1.0%。
  3、用人结肠癌Caco-2细胞模拟小肠屏障,通过LPS诱导小肠屏障炎症损伤,比较研究C3G、Cy以及OP-C3G、OP-Cy和其中对应浓度的PCA对小肠上皮屏障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3G、Cy、OP-C3G、OP-Cy可抑制LPS诱导的细胞跨膜电阻值TEER的降低,减少荧光黄(LY)通量,保护肠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同时抑制NO和四种炎症因子的表达;高、中、低各浓度的C3G与其对应的OP-C3G、Cy与其对应的OP-Cy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氧化物中对应浓度的PCA均无显著抗炎性,说明C3G和Cy进入体内即使发生氧化,OP-C3G、OP-Cy仍具有抗炎活性,而其中发挥抗炎作用的可能并非是PCA,而是其中未知的氧化产物,或者氧化产物混合物的协同作用;高、中、低各浓度下的C3G和Cy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通过化学抗氧化性评价方法(FRAP、ABTS+?和ORAC)比较了C3G、Cy以及OP-C3G、OP-Cy和其中相应浓度PCA的抗氧化性,并以H2O2诱导Caco-2氧化应激模型,比较研究了它们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在化学抗氧化性评价方法中OP-C3G、OP-Cy仍具有较强抗氧化性;此外,C3G、Cy、OP-C3G、OP-Cy可提高Caco-2的谷胱甘肽水平(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GPx)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Mn-SOD),降低活性氧(ROS)水平,并抑制线粒体膜电位(MMP)的降低,减少caspase3蛋白的生成;相同浓度下的C3G与Cy的抗氧化能力、OP-C3G与OP-Cy的抗氧化性、C3G、Cy与其对应浓度的OP-C3G、OP-Cy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本研究旨在明确C3G和Cy对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细胞模型研究其抗炎、抗氧化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花青素、作为潜在的预防或辅助治疗肠炎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为深入了解花青素体内的生物可利用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的自养脱氮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该过程中生成一定量的硝酸氮,使得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生活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磷元素,本论文基于反硝化除磷结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碳、氮、磷同时脱除,为开发节能降耗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提供技术基础。论文主要开展低基质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运行参数优化;反硝化聚磷菌、短程硝化菌富集培养及工艺操作条件优化;反硝化聚磷/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Partial Nitrif
温度是影响粮食储藏时间长短和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高大平房仓仓顶隔热较差、浅圆仓仓体墙壁传热快,夏季粮堆表层升温较快,长时间处于“热皮冷心”的状态,不利于粮食储备。解决粮堆“热皮冷心”现象,对提高粮食的耐储性、保证粮食储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利用粮堆自身冷能循环的优势,近年来开始在粮库中推广使用,该技术对长期储藏的粮食既可起到控温控湿、均温均湿、减少能耗的作用,又可抑制储粮有害生物孳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改善工作环境和降低储粮损失损耗等,为绿色储粮提供了新方法,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内环流
真菌毒素是指由产毒真菌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一系列次级代谢产物。因其毒性作用较大,被人类和动物食用后易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当多种真菌毒素同时存在时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各国及组织都相继制定了关于真菌毒素在谷物中的限量要求,因而针对不同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仪器检测方法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免疫学检测方法中的胶体金试纸条(ICA)。然而对于多组分同步检测,LC-MS/MS方法前处理复杂;ICA方法则主要针对单一毒素的定性检测,难以满足对多种真菌毒素的定量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储备粮的主要粮种。我国稻谷主要储藏在国家粮库中,在其储藏期间,霉变是造成储粮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稻谷储藏过程中,当储藏条件适合真菌生长时,这些真菌就会分解和利用稻谷中的营养组分、破坏其质构,使其品质发生劣变,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会导致粮堆稻谷发热霉变。目前,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如何进行稻谷安全储藏。国内外关于储粮真菌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关于稻谷实仓大粮堆储藏和储粮真菌生长预测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实仓大粮堆储藏稻谷优势真菌的多样性、分布、演替规律及其储粮真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储粮害虫。磷化氢(PH3)因其具有杀虫效果好、渗透力强、残留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储藏物害虫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熏蒸剂。但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PH3,导致赤拟谷盗PH3抗性日益严重,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昆虫表皮是防止外源物进入虫体的第一道屏障,其在昆虫抗药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探明表皮在害虫PH3抗性产生中的作用,本论文以赤拟谷盗为研究对象,以前期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T-qPCR、RNAi等技术方法,解析
中国是稻谷生产和消费大国,稻谷产后安全储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玉米象是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每年造成的储粮损失巨大。为保障稻谷产后储藏安全,特别是降低储藏过程中化学杀虫药剂的过度使用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基于红外辐射的杀虫技术逐步得到应用。本文以我国典型的初期性储粮害虫—玉米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外辐射处理对玉米象致死动力学的特征规律,探讨了红外辐射对玉米象致死作用的生化机理和分子机制,为后续红外杀虫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
  1、以玉米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处理强
目前,植源性农产品产地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迫切的需要研究出适当的分析手段对植源性农产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此外,重金属污染对植源性农产品造成的危害将进一步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富集迁移规律对防止重金属进入植源性农产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稻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省稻谷元素的含量和元素在土壤-灌溉水-稻谷系统中的富集迁移规律以及通过盆栽实验研究Fe3O4@NH2在土壤中固定两个水稻品种中的铅的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
  1、通过分析江苏省9个地区103份稻谷样
肌原纤维蛋白(MP)的热诱导胶凝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肉制品的色泽、嫩度、弹性和保水性等品质。水浴加热是制备凝胶最常使用的方法,但它具有加热缓慢、耗水、耗时和耗费能源等缺点。而微波加热迅速、高效且节能,可作为制备凝胶的良好加热方式。目前有少量微波加热条件下关于凝胶特性的研究,但是尚未见对于凝胶形成过程的报道。因此,本论文研究了微波加热诱导制备的AA型肉仔鸡胸肉MP凝胶特性与结构的变化,揭示MP从“溶胶”转变为“凝胶”的过程,探讨了凝胶特性的调控机制,并优化了微波加热的工艺参数,为微波加热方式在鸡肉糜类肉制品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日常生活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品质会发生劣变,对企业和农民都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稻谷的储藏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硅藻土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衍生材料,探讨了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对产黄青霉、白曲霉、雪腐镰刀菌和黄曲霉的抑菌能力与在稻谷储藏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
  1、通过逐层修正方法合成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并作为抑菌剂用于抑制产黄青霉、白曲霉、雪腐镰刀菌和黄曲霉的生长。通过
芝麻素作为芝麻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目前未见芝麻素对肠道益生菌增殖和黏附作用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通过体外微生物和细胞实验、以及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芝麻素对肠道菌群结构、肠道益生菌增殖和黏附的影响,发掘芝麻素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健康的生物活性。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体外粪便厌氧发酵体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三种剂量芝麻素对正常膳食和高脂膳食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素能增加正常膳食和高脂膳食大鼠粪便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高脂膳食大鼠粪便中肠球菌数量。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