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多态性与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野生型、单点变异和双点变异型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建立起有效的细胞模型,探讨变异型细胞模型对3-MC毒作用的影响,揭示CYP1A1血红素结合区域氨基酸与其代谢功能关系。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野牛型CYP1A1 cDNA全长基因T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用TRIZOL试剂从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抽提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生成总cDNA;利用自行设计的两对特异性引物,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CYP1A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T载体克隆,酶切和测序鉴定确证。 二、CYP1A1活性结构域附近Thr<461>→Asn<461>、Ile<462>→Val<462>定点突变及T载体克隆自行设计含突变碱基(1504C→A,1506A→G)的两对引物,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对野生型CYP1A1基因进行1504C→A单点和1504C→A/1506A→G双点的定点突变,通过T载体克隆、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证。 三、CYP1A1-Wt和CYP1A1-Asn<461>,-Val<46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模型建立将构建的CYP1A1野生型和-Asn<461>,-Val<462>变异型T载体双酶切,重组至真核表达的逆转录病毒pBABE-neo载体上,通过PCR及BamHI/SalI双酶切确证。利用FuGENE6转染试剂盒,将构建的野生型和变异型CYP1A1表达载体转染至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用1000μg/ml G418筛选转染细胞。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CYP1A1蛋白的表达,观察比较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的生长形态、超微结构、生长速度、软琼脂培养生长状况等生物学特性,了解转染细胞对人体正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四、3-MC对CYP1A1 Asn<461>及Val<462>变异细胞模型作用的研究首先观察0,0.1,0.5,2.5,12.5,72.5μmol/L 3-MC对正常HLF细胞作用24h后CYP1A1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并确定转染细胞的染毒剂量;用2.5μmol/L 3-MC对转染和未转染细胞染毒24h,观察CYP1A1蛋白表达量和活性,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 研究结果: 一、野生型CYP1A1 eDNA全长基因T载体的构建和鉴定根据Genebank中CYP1A1 mRNA序列设计两对引物(P1/P2,P3/P4),其中上游内引物(P3)的5’端引入BamHI内切酶位点,下游内引物(P4)5’端引入SalI内切酶位点,确定扩增目的序列中没有此两个酶切位点。抽提培养的MCF-7细胞总RNA,电泳观察完整性,进行逆转录反应获得cDNA;首先用P1/P2引物扩增出含目的片断在内的1703bp片断,以此为模板,用P3/P4扩增出CYP1A1 cDNA全长1541bp的目的片断。 将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质粒后,PCR扩增,得到预期的1.5kb片断。用BamHI和Sail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得到1.5kb和3.0kb片断;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CYP1A1基因cDNA序列比较,符合率达99.9﹪,证实插入的片断为目的片断。将此质粒命名为“pGEM-T-CYPlAl”。 二、CYPlAl活性结构域附近Thr<461>→Asn<461>、Ile<462>→Val<462>定点突变及T载体克隆根据人群研究的资料,确定CYP1A1 mRNA的1504、1506碱基为突变的目标碱基,设计两对含1504、1506突变碱基的引物(Pt1/Pt2,Pt3/Pt4)与扩增目的片断的引物(P3/P4)共组成了五对引物,应用PCR技术先分别得到含单点Asn<461>,双点Asn<461>/Val<462>变异的1397bp上游片断和177bp的下游片断,以此上下游片断为模板,采用P3/P4引物扩增得到含突变位点的全长CYP1A1 cDNA。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5α>,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质粒后,PCR扩增得到1.5kb片断;用BamHI和Sail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得到1.5kb和2.6kb两个片断,将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用T载体通用引物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CYP1A1基因cDNA序列比较,确证成功将目标位点进行了单点1504C→A和双点1504C→A/1506A→G突变。将此两个质粒分别命名为“pMD-T-Asn<461>”和“pMD-T-Asn-T-Asn<461>/Val<462>”。 三、CYP1A1-Wt和CYP1A1-Asn<461>,-Val<46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模型建立。 四、3-MC对CYP1A1 Asn<461>/Val<462>变异细胞模型作用的研究 1.3-MC对正常HLF细胞CYP1A1表达及EROD的影响3-MC可以诱导正常细胞表达CYP1A1蛋白,且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3-MC可以增高HLF细胞EROD活性,各组方差检验F=36.092,P<0.01;LSD检验,2.5μmol/L以上染毒组与对照组比,均P<0.05: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0.850(P<0.05)。因此确定3-MC的2.5μmol/L浓度为转染细胞染毒剂量。 2.转染细胞CYP1A1蛋白表达及EROD活性的影响未转染HLF和转染的HLF细胞CYP1A1蛋白表达有差异(见三、1)。EROD活性的测定发现,未转染HLF细胞与空载体转染细胞HLF-pBABE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F-Wt和HLF-Asn<461>/Val<462>细胞EROD与HLF和HLF-pBABE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LF-Asn<461>细胞的EROD与两个对照组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F-Asn<461>细胞的EROD与HLF-Wt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LF-Asn<461>/Val<462>细胞EROD显著高于HLF-Wt(P<0.05)。提示单点和双点变异型基因转染对HLF细胞代谢功能产生了不同影响。 3-3-MC对HLF-Asn<461>和HLF-Asn<461>/val<462>细胞蛋白表达及EROD活性的影响3-MC对转染细胞染毒24h后,野生型HLF-Wt与变异型HLF-Asn<461>、HLF-Asn<461>/Val<462>细胞的CYP1A1蛋白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转染细胞染毒后HLF-Asn<461>细胞EROD活性比HLF-Wt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HLF-msn<461>/Val<462>细胞EROD活性高于野生型HLF-Wt细胞(P<0.05)。提示Thr<461>→Asn<461>单点变异和Thr<461>→Asn<461>→Ile<462>→Val<462>双点变异改变了HLF对3-MC的代谢。 4-3-MC对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比较用2.5μmol/L 3-MC对野生型和变异型细胞染毒24h后,变异型细胞组微核率、核异常率与野生型细胞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各自阴性未染毒组比则有显著增高(P<0.01)。各转染组与正常HLF细胞相比,微核率和核异常率明显增加(P<0.01),提示3-MC的作用将会对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产生明显损伤,且无需外加S9活化系统,在2.5μmol/L剂量就能诱发HLF细胞微核显著增加,证明了转染CYPlAl的HLF细胞对3-MC的损伤更加敏感。
其他文献
激光是一种受激跃迁的辐射,它具有高光亮性、高单色性、高方向性和高相干性等一系列的特点。从六十年代初以来,国内外已在国防、工业、农业、医学和科学实验上开展了研究,并
连作晚季杂交水稻机械插秧用何种秧苗为适宜?机插后农艺性状与手插的有何差异?这是近年我国南方稻区急待研究的课题。二年来,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在福州地区进行试验研究,采用
自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幽门螺杆菌(HP,Helicobacter.pylori)确定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以来,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
近年来研究发现镉是一种可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子宫增重实验是筛检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子宫增重实验研究镉的拟雌激素样作用,并通过对子宫增
研究目的: 研究山东省食管癌高发区的危险因素,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髓过氧化物酶基因(MPO)的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为阐明该省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和今后该病高危
激情兴奋、富有感染力是体育运动的显著特征。相对于其他新闻报道,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媒体人员的情绪很容易受到现场气氛的影响和感染。而众所周知,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水飞蓟又名水飞短、乳蓟,属菊科。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油料作物。我国从西德引进以后,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两年以前,我区巴彦淖尔盟从黑龙江、天津引进
  本文旨在揭示心理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即心理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未干预组单纯服用降压药物,干预组在应用降压药的同时实
当前,正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新闻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更体现了时代要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党的以人
自2001年中德法治国家对话机制建立以来,中德广播影视法治交流在中德双方政府部门和广播电视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双方围绕着广播影视法律制度建设、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