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其植被覆盖程度虽然较低,但在抵御西伯利亚寒流和西北风沙入侵中的作用仍然不容小觑。由此,研究分析阿拉善高原植被覆盖、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及气候因素对其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时间序列的基础上使用野外调查和数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1981-2019年的NOAA-NDVI和MODIS-NDVI遥感数据以及132个地面样方数据,构建了生物量-遥感数据估算模型,完成了阿拉善盟1981-2019年间的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算与预测。通过研究拉善盟植被气候因子、植被NDVI、不同植被类型NDVI、生物量以及生物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在构建生物量-NDVI的各估产模型中,幂函数的相关关系最优,建模决定系数为0.321,平均相对误差(REE)为0.22,均方根误差(RMSE)53.9kg/hm~2,模型精度达78%,可应用到实际的遥感估算产量中;(2)1981-2019年阿拉善盟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随时间增长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年降水量上升趋势显著。降水量上升速率达6.5mm/10a,波动范围在32-180mm之间,39年平均值为115.6mm;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由西北到东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多,空间分布呈条带状特征。阿拉善左旗年降水量最高,多年年均降水量为132.4mm;阿拉善右旗次之,年均降水量为124.6mm;额济纳旗的年均降水量最低,为52.2mm。年均温度上升速率为0.24℃/10a,波动范围在8-12℃之间,39年年均温度值为9.9℃;年平均温度较高区域分布在阿拉善中部和东南部,即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年平均温度较低的区域分布在阿拉善左旗东部的贺兰山以及中部地区、阿拉善右旗的东部山地和南部龙首山和合黎山小气候区、额济纳旗的西部马鬃山地区;(3)1981-2019年阿拉善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年际波动幅度较大,波动范围在0.014-0.055之间,年NDVI平均值为0.028,NDVI值大于平均值的年份有16年,最佳状态下的NDVI均值为0.161。1981-1989年间NDVI均值最大,植被覆盖度较高;1990-1999年植被覆盖度次之;2000年和2001年植被覆盖度很低,长势不好;2000-2009年间NDVI均值增长;2010-2019年NDVI持续增加,这与2002年起当地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和2011年起进行生态奖补政策密切相关。在空间分布上,阿拉善盟NDVI呈典型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阿拉善盟植被整体覆盖程度较差,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额济纳旗NDVI值最小,阿拉善右旗植被生长状况略优于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植被生长状况最好;(4)阿拉善盟植被类型可分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极旱荒漠、固定沙丘植被、灌丛、草甸8种。1981-2019年NDVI值呈上升趋势的有典型草原、草原化荒漠、固定沙丘和灌丛,上升速率最大的是草原化荒漠和灌丛,速率为0.01/10a;NDVI值呈下降趋势的有典型荒漠、荒漠草原、极旱荒漠和草甸,下降速率最大的是极旱荒漠,速率为0.009/10a;(5)8种植被覆盖类型的NDVI都与年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极旱荒漠与年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极旱荒漠和草甸NDVI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其余6种植被类型的NDVI与年降水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除典型荒漠和灌丛,相关性显著;(6)1981-2019年阿拉善盟生物量年际波动幅度较大,39年间的平均生物量为122.59kg/hm~2,范围介于80-200 kg/hm~2之间。1981-1989年平均生物量最大,1990-1999年次之,这期间生物量年际波动幅度最为剧烈。进入21世纪后生物量变化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说明阿拉善盟植被生长状况变好,这主要与2002年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和2011年实施的“生态奖补”政策有密切的关系。阿拉善盟草场生物量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西部地区生物量有下降趋势,而东部地区生物量则有升高好转的趋势,阿拉善左旗的生物量有明显并且持续的改善;(7)阿拉善盟生物量与年降水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年均温度之间呈不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降水量和生物量的相关性比温度和生物量的相关性高。阿拉善盟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气候极端,植被稀疏且种类较为匮乏,植被覆盖度较低,进入21世纪后,在政府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和“生态奖补”政策等一系列草地保护和管理的措施下,阿拉善盟植被生长状况逐渐变好,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利用更多的数据资源,结合当下遥感与地理信息的发展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植被覆盖度估算,为阿拉善盟植被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