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集群的知识生成与转化及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知识管理理论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倍受学术界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从孤立逐渐转变为集群办学。职教集群的兴起与发展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生机。实践证明,职业教育集群办学在资源共享、知识创新、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更强大的优势,同时政府扶持和社会关注将更加促进职业教育集群的发展。因此,对于职教集群的知识生成与转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集知识管理、职业教育、技术经济于一体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借鉴、吸收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竞合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将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分为四个构面,即知识的生成、知识的共享、知识的转移、知识的扩散。通过影响因素和动因分析、机理探究、过程描述,对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的基本模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指出了影响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绩效的主要因素,即知识生成能力、知识共享程度、知识扩散速度、校际合作程度、校企合作程度、个人发展需要。依据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独立性与规范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建立了由职业院校内、职业院校间、职业院校与企业间三个层面构成的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格栅获取法和模糊数学中的隶属赋值法分别对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高职园知识生成与转化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职教集群的办学模式对职业院校内、职业院校间、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提高了职教集群知识生成与转化的能力,有力地说明了职业教育办学走集群式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其他文献
专业媒体应顺应传媒深刻变局,坚持"依托行业资源、立足用户思维、实现两效统一"总体原则,着力打造"行业+新媒体"垂直细分融合传播新矩阵,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提升
市场失效与政府失效客观存在,无法避免.两者既在最终判别标准、实质性成因、危害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在针对的对象、行为主体、机制、具体评判标准、具体成因、解决途径等方
对贵阳红黏土以击实法进行重塑样制备,设计不同含水量下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采用特雷斯卡(Tresca)准则和p-q曲线的方法求取抗剪强度指标,建立了贵阳重塑红黏土的抗剪强度与
<正>笔者对近年来有关动物腹泻模型的实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将动物腹泻模型根据致泻原因分为药物型、感染型、应激型、抗生素型和过敏型腹泻[1],以期为开展与腹泻/泄泻相关的
盾构法施工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先驱,其盾构管片在工厂进行预制,由于冬季温度较低,预制混凝土管片的强度发展较慢,导致模具周转率低,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拖延了施工进度,而且使预制混凝土管片在脱模吊起时容易产生缺陷,增加了混凝土后期耐久性风险。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满足地铁管片免蒸养、快速脱模、后期耐久性风险小的晶种型早强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自大到小”的预水化水泥法和“自小到大”的化学合成法分别制
以热电厂的锅炉输煤系统控制为例,应用西门子S7-200PLC和人机界面TP170,实现锅炉输煤的自动控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软件实现,分析系统的控制流程和PLC控制的
根据长江防洪安全的需要,开展了堤防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的技术研究.以湖北省荆南长江干堤公安县斗湖堤为实验基地,建立了堤防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系统由监测传感器、数据采集
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为全球经济及其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其在全球资本流动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当前,新兴市场的金融资本流出格外引人注目。在新兴市场日益成熟并逐渐融入全
目的:研究表阿霉素联合塞来昔布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效应,相关蛋白Caspase-3的激活表达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的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并初
目的:1.通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观察患者体质分布特征及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2.通过研究“辨体质”、“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中医体质理论在慢性荨麻疹防治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通过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体质分布特征及最常见体质类型与发病年龄、性别、证型的相关性。2.纳入证属血虚风燥证的54例气虚质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