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区划发展变迁中的问题考察

来源 :甘肃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ong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区域划分是国家运用公权力对我国行政区域进行的层级、地域以及隶属关系的划分。由于涉及到区域内建制的调整和隶属关系的变更,因此行政区划工作与我国的政权组织体系有密切的联系,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行政区域的划分涉及到纵向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从微观上看,行政区域的划分又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进而对资源的配置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行政区划相关规定出现在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之中,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又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国务院在行政区划变更中享有的职权。可见,行政区域划分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其规范运行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应有之义。然而,在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实践中,随着区划形态演变的多元化,一些与文本规范不符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因此,只有立足于文本规范并结合时代背景综合分析我国当前行政区划变更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透过表面呈现的问题找到深层次的诱因,进而实现行政区划变更走上法治轨道的预期。本文主要使用了数据分析的方法,以时间为划分节点,以纵向的时间跨度反映的现象和横向的运行实际相结合,同时,数据本身是客观的,更有利于全面的认识问题的本质。其次,本文结合我国历部宪法中对行政区划的相关规定与运行实际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对我国宪法中的行政区划制度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接着便对实践中出现的与宪法规定不符或存有疑问之处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完善对策。行政区划制度作为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体现,其规范化运行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一步,因此针对实践中行政区划变更所变现出的超越宪法规定、运行不够规范的现状,更需要对其进行清晰的审视和定位,将其纳入法律的规范化运行轨道,使其顺应宪法的制度设计初衷,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我国行政区划法律的整体性建设,既要制定专门的《行政区划法》,对设立标准、设置程序、纠纷处理等进行规范,又要注意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性,逐步形成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得行政区划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法可依,加快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
其他文献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2015年在7个省市开展试点,201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试行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对受损的生态环境的赔偿救济,开展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工作的基本要素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主体。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主体制度存在权利主体范围过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之生态环境损害赔
精准扶贫从2013年首次提出到现在已经进入决胜时期,扶贫的方式也从单一的济贫走向多元化,即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参与主体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即从单一的政府扶贫到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模式;帮扶对象也从最初的社会弱势群体扩展到社会有需要人群。本文以甘肃省J村为例,在社会工作视角下探索精准扶贫中商会组织参与乡村产业扶贫的实践路径,笔者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围绕新的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在现如今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人被认为是没有能力帮助他人的弱势群体,其社会价值不断被削弱。为此,积极老龄化倡议注重开发老年人潜能,重拾其社会角色。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是如何实现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多通过社会参与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尤其以志愿服务活动居多。中国的老年志愿服务还在发展阶段,需要继续推进与不断完善。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
保理交易模式是从美国发展到亚洲的,各种学说及实务界对如何将这一交易型态归入于现有法律体系之下,也未有统一的说法。保理合同作为新增的有名合同规定在民法典中,它所规定的内容还有系统化的改进空间。保理合同以应收账款转让为基础,其内容包括融资、管理或催收、付款担保等服务。应收账款转让即债权让与法律关系是保理合同的焦点,也是凭借于此来划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降低债
中国近年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如:2012年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2020年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等,其中反应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针对重点排污单位的管理以及治理存在不足。由于这些企业产生的污染物会直接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破坏,因此,基于此种事件的起因、后果以及处理进度都要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并及时对社会公布,以此强调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从这个层面来看,增强环境信息的公布力度对于治理以及管理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裨益于司法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同样还给司法审判实务带到了巨大的惠利。随着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研究与应用的勃兴,它在司法裁判领域中突显技术性优势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应的问题,赋予人工智能介入司法裁判领域的实际影响以较大的学理探讨空间。从人工智能在我国司法裁判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来看,毫无疑问,人工智能的技术革命为司法裁判领域的赋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避免程序简化可能造成的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减损,实现“简程序不简权利”,在制度设计上主要以值班律师来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值班律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帮助是确保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公正性的关键。本文以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的值班律师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和研究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制度一直是行政法关注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新《公务员法》的颁布,我国公务员的权利救济机制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相比之前单一的公务员权利救济机制,现在我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基本建立。但是,目前的公务员权利救济机制仍然是有待改进的。公务员录用工作是国家录取公务员的重要步骤,公务员录用的整个过程,都应该重视“公务员”这个群体的权利。近些年以来,公务员录用争议案件层出不穷,公务员录用争议权利
近年来,政府执法在诸多领域暴露出严重问题,如食品药品监管不力,对污染生态环境与破坏自然资源的纵容,国有资产及国有土地的浪费等。在损害政府形象的同时,也给公众心理和公共利益带来双重伤害。为应对公共利益保护缺位的局面,党中央率先作出改革指示,行政公益诉讼正式提上法律修改议程。制度构建从无至有、法律规范从粗简到完备,行政公益诉讼不再是学术研究领域里的抽象概念,而转变成制度层面的具体设计。诉前程序作为我国
检察制度经历了风雨的洗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演变为独具特色的制度。检察制度的核心是检察权,检察权的动态存在方式是检察权配置。针对检察权的属性和地位各国都在不同的程度进行探讨,我国也对此进行争论。由于对我国检察理论没有统一的共识,导致检察机关的发展相对缓慢,检察机关的性质也长期争论不止。这制约着我国检察权发展,更影响检察权配置的科学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职务犯罪侦查权从检察权中分离出去,转隶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