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渣提取蛋白及饲料化利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以茶渣为原料,采用稀碱提取法提取茶渣蛋白质,通过试验,确定了提取蛋白质的最佳条件,并对茶渣蛋白质的沉淀和脱色两个纯化环节做了初步研究,确定了最佳沉淀和脱色条件;二:以茶渣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固体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质饲料的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稀碱提取方法提取茶渣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茶渣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 12、提取温度70℃、液固比50:1、提取时间60min,经提取2次后,茶渣蛋白质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平均提取率为29.71%。并对茶渣蛋白质提取液进行沉淀和脱色的初步纯化研究。选择等电点沉淀法、硫酸铵盐析法和IE-硫酸铵盐析混合沉淀法沉淀茶渣蛋白质,通过试验,三种不同沉淀法对茶渣蛋白质的析出率分别为:等电点法的析出率为37.05%、硫酸铵盐析法的析出率为82.88%、等电点-硫酸铵盐析复合沉淀法的析出率为89.70%,确定等电点-硫酸铵盐析复合沉淀法为茶渣蛋白质的最佳沉淀方法,沉淀条件为:pH值为5、80%硫酸铵浓度的条件下沉淀。并选择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碳、硅藻土、丙酮为脱色剂,对沉淀后的茶渣粗蛋白进行脱色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茶渣蛋白质最佳脱色条件为:粉末活性炭用量为1.5%、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60min,最终得到黄灰色蛋白质产品,其中蛋白质含量为88.53%。(2)采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技术对茶渣进行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的研究。选择尿素、硫酸铵、硝酸钾三种无机氮为茶渣培养基的无机氮源,通过实验对比,选择尿素作为茶渣培养基中的无机氮源,且添加量在2%时,发酵效果最佳。通过对黑曲霉单菌种发酵、酵母菌单菌种发酵、混合菌种发酵三种不同发酵方法的对比,发酵条件均为:10%的接种量接种到20g培养基中,加入40%水分,温度29℃、尿素添加量2%条件下发酵5d,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效果优于任何单一菌种的发酵效果,所以选择混合菌种发酵为最佳发酵方式,并确定混合菌种的配比比例为1:3(黑曲霉:酵母菌,v/v),在此条件下,发酵效果最佳。对影响混合菌种发酵效果的的四个主要因素:接种量、发酵温度、水分含量、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最后确定混合菌种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菌种配比比例为1:3(黑曲霉酵母菌,v/v)、接种量12%,尿素添加量2%、温度28℃、水分40%、发酵7天时间,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能达到29.84%,比空白对照中18.56%的蛋白质含量高出11.28%,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含量比未经过发酵的茶渣蛋白质含量提高了60.78%,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质饲料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渐有数量变为质量。但当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从三鹿奶粉到毒饺子
电力电子技术向着高电压、大功率方向的发展使得中性点箝位三电平高压变频器拓扑结构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然而,受半导体材料的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高职院校提高育人质量的内在发展需求,也迫切需要解决内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本文运用相关理
<正>一、立项背景目前,我国建筑用能比例约占全社会用能的28%,建筑能耗中,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超声刀和电刀切割组织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及与切割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要求术前无吸烟病史,随机分为超声刀手术组及电刀手
以张可久为代表的元后期散曲家,在创作上出现了回归诗词的"返祖"现象,曲风绮丽典雅。元散曲"返祖"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其他文学体裁中也较为常见。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稳定的
新修改的《合伙企业法》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扫清了我国建立有限合伙制产业投资基金的法律障碍,针对当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单一的问题,本文分析比较了当前产业投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45例XG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均提示有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
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研究中的两个基础问题,针对室内环境的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仿生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飞速发
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2005年数据,将公共支出划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上述经济关系建立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