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试验以川泽泻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烯效唑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川泽泻的部分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和药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移栽后36 d叶面喷施烯效唑可以显著抑制川泽泻株高,抑制地上部的生长,但增加了分蘖数和绿叶数,促进了块茎膨大。以80mg·kg~(-1)和160mg·kg~(-1)施药效果最显著。2.烯效唑在移栽后36 d和56 d施用均能有效抑制川泽泻的抽薹,表现为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川泽泻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烯效唑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川泽泻的部分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和药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移栽后36 d叶面喷施烯效唑可以显著抑制川泽泻株高,抑制地上部的生长,但增加了分蘖数和绿叶数,促进了块茎膨大。以80mg·kg~(-1)和160mg·kg~(-1)施药效果最显著。2.烯效唑在移栽后36 d和56 d施用均能有效抑制川泽泻的抽薹,表现为薹的高度的降低、薹的数量和薹干物质积累量的减少。移栽后36 d施药对薹的抑制作用以高浓
其他文献
水稻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稻瘟病是影响寒区水稻生产的限制因子之一。黑龙江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差的主要原因,一是抗稻瘟病育种遗传资源狭窄;二是水稻育种基本上是常规育种,不能有效、快速、准确利用籼稻种质资源中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是籼稻中广谱、显性的主效抗稻瘟病性基因。为了将Pi1和Pi2基因导入黑龙江水稻基因组中,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的方法,以BL6为供体亲本,以黑龙江水稻主栽
抗旱性是水稻主要的复杂数量性状之一,与之相关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表现为数量性状位点(QTL)。目前已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积累了大量抗旱QTL的定位信息。要揭示QTL这一复杂性状的实质,提高定位精度是关键。鉴于关联分析在复杂基因定位中的良好应用,对抗旱性状的研究也有了新的思路。而了解目标性状位点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连锁不平衡结构是实现关联分析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选取籼稻和粳稻各40份共80份水稻材料,对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豆科植物,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脾胃、清热解毒、凉血通淋,利大小肠之功效,有益于五脏。但它更广泛的还是作为牧草,或加工成草捆、草块、草颗粒、草粉等作为饲料产品。随着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目前对紫花苜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叶蛋白,皂苷以及多糖上,对其他化学成分的报道较少,尤其是对紫花苜蓿中单宁及其有效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性研究,未见任何报道。第一章对紫花
新疆是全国棉花的主产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国棉花的产量和库存情况;科学地监测新疆棉花长势、准确地预报其产量,可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棉花生产农情,对政府进行农业相关决策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区,以遥感资料为基础,通过提取棉花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结合气温因子建立棉花单产的多元线性回归估产模型,以期提高估产精度,为新疆棉花大面积产量估测提供科学依据。经分
多倍体育种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倍体药用植株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一般具有根、茎、叶巨型化,植株抗逆性强,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等特点,这正是药材优质、高产育种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为提高荒漠肉苁蓉产量,改良其品质,首次对肉苁蓉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方法:使用0.2%秋水仙素、0.1%琼脂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处理植株生长点,分别处理1d,2d,3d。结果:处理3d能得到多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与原二
甘草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甘草酸(GA)又名甘草皂苷、甘草甜素,是甘草地下部分最重要的五环三萜皂苷类生理活性物质之一,其生物合成由多基因控制,在目前还不完全了解其遗传背景的情况下,尚无法构建目的基因的质粒载体。因此进行甘草基因组DNA的遗传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剂量为15×1015 ions/cm2的N+和Ar+分别注入介导甘草基因组DNA转化酵母菌,获得了12
本试验以四川地道药材川芎植物苓种作为供试材料,研究抽茎期和块茎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0、20、40、80、160mg/L)烯效唑对川芎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烯效唑喷施增加了叶绿素的含量。以抽茎期喷施效果较为显著,其中以低浓度20mg/L、40mg/L处理效果最佳,浓度过高有抑制作用。块茎膨大期以高浓度80mg/L、160mg/L处理效果最为显著。2.烯效唑喷施对叶面积
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保持小麦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对维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小麦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两个最为主要的病害。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菌所引起的世界性小麦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发生较为普遍,目前随着氮肥
本文根据已报道的α-醇溶蛋白基因5上游调控区和编码区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克隆的方法,对密穗小麦α-醇溶蛋白基因5上游调控区及编码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与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1.从5份密穗小麦材料PI566594、PI269250、PI191874、PI159101和PI352302中克隆到41条α-醇溶蛋白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其中,从材料PI566594中得到11条,从材料PI26
本试验于2006年选用八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Ⅱ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准两优527,特优航一号,以汕优63为对照,设置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2007年选用七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Ⅱ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准两优527,以汕优63对照,设置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对超级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