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探讨了合金元素Co、W和Ti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组织、高温持久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优化出一种具有较好高温持久性能的单晶合金,并研究了此合金在高温持久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化。实验结果表明:
定向凝固过程中由于溶质再分配的作用,元素Co和W富集于枝晶干,而Ti元素强烈富集于枝晶间及共晶区域;各铸态合金的一次枝晶间距不受Co、W和Ti元素含量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抽拉速率等凝固工艺条件。
Co、W和Ti元素对共晶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趋势,Co降低合金中的共晶数量,而W和Ti促进共晶的形成。Ti元素对共晶形成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不含Ti的合金共晶数量很少,随着Ti含量的增加,合金铸态组织中的共晶数量大幅度增加。含10wt%W的合金在铸态或时效过程中会出现富W和Mo的α相,应使此合金体系中的W含量低于10wt%,这样既可防止α相的形成,也可降低合金形成σ相的倾向。
此合金系的临界平均电子空位数为2.486。当合金的平均电子空位数-Nv<2.486时,合金的组织是稳定的,在长期时效过程中不会析出σ相;当合金的平均电子空位数-Nv>2.486时,合金有析出σ相的倾向,随着-Nv值的增大,合金析出σ相的倾向更加严重。针状σ相和α相的析出,消耗了大量起固溶强化作用的W、Mo等元素,导致合金的高温持久性能严重降低。
Co、W和Ti元素对单晶合金高温持久寿命的影响程度不同,Ti含量对持久寿命影响最大,其次是Co,而W对持久寿命的影响最小。Co提高合金的持久寿命;而合金的持久寿命随Ti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W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持久寿命先增加后降低。当合金中的Co含量为10wt%、W含量为8wt%和不含Ti时,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持久性能。
此合金系在1010℃/248MPa持久条件下表现出高温下的韧性断裂特征。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显微缩松和气孔、γ/γ'相界面处、合金表面、残留共晶区域及其它缺陷处是持久断裂过程中的裂纹源。
合金在持久的初期阶段立方状γ'粒子沿与外应力轴垂直的方向发生相互连接;随着持久过程的继续,片状γ'的长度有所增加,而竖直的γ基体通道基本消失;随着应变量的进一步增加,γ'相已完全连接在一起,并包围了γ基体,使得γ基体镶嵌在γ'中,γ'的厚度也有明显增加,γ'筏增厚是持久第三阶段起动的原因;合金持久断裂后,已形成的完善筏形组织被破坏,γ'筏形组织亦不再与外应力轴垂直,而是呈一定的角度。
在持久变形过程中,γ基体通道中具有不同柏氏矢量的位错运动到同一晶面交截相遇时,会发生反应生成另一柏氏矢量的位错而在γ/γ'界面处形成位错网。位错网的形成是外加应力和γ/γ'错配度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合金在高温持久过程中,在外加拉应力的作用下,γ'相形成元素Al、Ta等超过其在γ基体中的溶解度,这些过饱和的γ'相形成元素会发生偏聚,形成尺寸为10-20nm的γ'粒子自基体中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