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对田鼠巴贝虫的感染过程及长角血蜱对田鼠巴贝虫(Babesia microti)的传播过程,了解长角血蜱在巴贝虫病传播过程中的媒介潜能,为预防控制巴贝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们进行了三项实验:一、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索长角血蜱、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能否感染田鼠巴贝虫及感染差异;二、研究长角血蜱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否将田鼠巴贝虫传播给易感宿主(Balb/c小鼠);三、研究田鼠巴贝虫在长角血蜱的生活史过程是否能够经期传播和经卵传播。首先,通过腹腔接种的方式在实验室获得了田鼠巴贝虫染虫率高的阳性小鼠。在相同条件下,使长角血蜱(有性生殖株、孤雌生殖株)、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的幼蜱分别叮咬阳性Balb/c小鼠,待幼蜱饱血后放置于恒温恒湿箱中孵育。以饱血当天计为第1天,在孵化过程中,隔天(第1、3、5、7、9、11、13天以及第20天)随机抽取10-12只蜱虫检测感染情况。其中,长角血蜱第13、20天蜱虫已孵化为若蜱,微小牛蜱第13天已孵化为若蜱,血红扇头蜱于第11天已孵化为若蜱。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幼蜱均能在实验室条件下感染田鼠巴贝虫。血红扇头蜱若蜱的田鼠巴贝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孤雌生殖株长角血蜱若蜱,其余蜱虫间田鼠巴贝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各种蜱虫的饱血幼蜱的田鼠巴贝虫感染率随着孵化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但当幼蜱孵化为若蜱后,其体内仍可检测到田鼠巴贝虫。第二部分实验中采用由第一部分实验中长角血蜱饱血幼蜱孵化后的若蜱作为实验对象,使其叮咬阴性Balb/c小鼠,探索长角血蜱若蜱对田鼠巴贝虫的传播能力。选取60只有性生殖株若蜱叮咬3只Balb/c小鼠、40只孤雌生殖株蜱虫叮咬2只Balb/c小鼠,每只小鼠体表放置20只若蜱。若蜱叮咬小鼠约56h后,人为摘除叮咬在小鼠体表的蜱虫,75%乙醇保存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蜱虫的田鼠巴贝虫感染情况。每周对此5只小鼠采用血涂片方法、巢式PCR方法检测小鼠是否感染田鼠巴贝虫。结果表明,此次实验所用的不同株系长角血蜱若蜱的田鼠巴贝虫感染率无差异,表明5只小鼠具有同等的感染几率。在蜱虫叮咬小鼠后的第二周,在1只经有性生殖株若蜱叮咬的小鼠中,巢式PCR检测到了田鼠巴贝虫,在第四周的血涂片中观察到典型的田鼠巴贝虫环状体,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若蜱能够传播田鼠巴贝虫到小鼠体内。其他4只小鼠在叮咬后四周内均未检测到田鼠巴贝虫。但在第70天时,除了1只已被确认感染的小鼠体内仍可检测到田鼠巴贝虫外,经孤雌生殖株若蜱叮咬的1只小鼠体内通过巢式PCR也发现了田鼠巴贝虫。这一发现对确定田鼠巴贝虫野外传播媒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通过对长角血蜱感染和传播田鼠巴贝虫的探索实验后,进行第三部分的实验,探索长角血蜱由若蜱到成蜱阶段、成蜱到幼蜱阶段,田鼠巴贝虫是否能够可经期传播和经卵传播。为此,我们以叮咬阳性Balb/c小鼠的长角血蜱幼蜱孵化而来的若蜱作为试验对象,使其叮咬新西兰兔饱血进而孵化为成蜱,然后再次叮咬新西兰兔饱血至产卵。用巢式PCR检测了34只成蜱样本,其中6只为田鼠巴贝虫阳性,阳性率为17.64%。这表明在若蜱孵化到成蜱阶段,田鼠巴贝虫能在蜱虫体内经期传播。确定这6只阳性成蜱后,随机抽取由这6只蜱虫产卵孵化的幼蜱300只,通过巢式PCR逐一检测,未发现田鼠巴贝虫感染。表明田鼠巴贝虫在长角血蜱体内可经期传播,但可能不会经卵传播。通过以上三部分实验证实田鼠巴贝虫可感染长角血蜱、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幼蜱,表明田鼠巴贝西宿主广泛。尽管田鼠巴贝虫的携带率在幼蜱到若蜱过程中逐步下降,但发育到若蜱后仍携带田鼠巴贝虫,表明田鼠巴贝虫在不同宿主内经期传播具有普遍性。在长角血蜱进一步实验中发现田鼠巴贝虫在若蜱到成蜱阶段也可传播,但在成蜱到子代幼蜱过程中传播中断,这也与以往报道的田鼠巴贝虫不能经卵传播的结果相同。我们的研究为了解巴贝虫在蜱内的传播过程提供了基础,也为确定田鼠巴贝虫野外传播的媒介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田鼠巴贝虫病的发生、流行和预防控制有着重要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