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臭氧谷形成和季节变化的动力和化学机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jjf_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臭氧谷(简称OVTP),是周秀骥等发现的夏半年稳定存在于高原上空的臭氧(03)总量的低值区,其强度仅次于南北极臭氧洞。本文利用一个有较完善化学过程的气候模式——全大气气候通用模式(WACCM3)模拟了1980年至1999年的OVTP。比较和分析了模拟资料与同期卫星资料、再分析资料,结果表明,WACCM3成功模拟了OVTP与对应的热力、动力场的季节变化。论文的主要成果为:   1)数值试验验证了青藏高原对OVTP的影响。将青藏高原地形均削减至1500m,OVTP仍存在,强度减弱一半,峰值推迟到盛夏。结果表明,春季OVTP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高原地形;夏季,其仅为部分因为,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纬向热力差异,南亚高压等。   2)WACCM3资料的诊断分析指出,高对流层和低平流层(150-50hPa),春末夏初,南亚高压(SAH)上高原阶段,纬(经)向输送使OVTP加深(变浅),垂直输送在低(高)层使OVTP加深(变浅),总作用使OVTP减弱;盛夏至秋初,SAH稳定在高原上阶段,纬(经)向输送使OVTP变浅(加深),垂直输送在中(底和顶)层使OVTP加深(变浅),总作用使OVTP加深;中秋,SAH从高原撤退阶段,纬(经)向作用使OVTP加深(变浅),垂直作用使OVTP变浅,总作用使OVTP中(底和顶)层加深(变浅)。   3)使用WACCM3资料,分析了模式中高对流层和低平流层(150-30hPa)与O3直接相关的基元化学反应对OVTP的作用。生成O3的反应与O3光解生成O(3P)的反应对OVTP作用的量级最大,O3光解生成O(1D)的次大。其他物质与O3反应的作用更小些,从大到小排列为:NO>(NO2、Cl、Br)>(O(3P)、OH、HO2)>H>O(1D)。OVTP形成和维持前期,生成O3(O3光解和NO消耗O3)的反应使纬偏O3浓度减小(增大),O3光解和NO消耗O3的作用较强,故总化学过程抑制OVTP的形成和维持。维持后期,O3光解生成O(3P)(生成O3、O3光解生成O(1D)和NO消耗O3)的反应使纬偏O3浓度减小(增大),O3光解生成O(3P)的作用较弱,故总化学过程抑制OVTP的维持。消亡期,生成O3(O3光解和NO消耗O3)的反应使纬偏O3浓度增大(减小),生成O3的反应作用较强,故总化学过程有利于OVTP的消亡。
其他文献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形势下煤矿地质学课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认为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新教材的编写必须强调时效性、实用性、实践
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从共和国诞生第一天起就被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保卫国家的独立、安全和领土完整,保卫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成果及一切合法权益,“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
在信息渠道无比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以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常在第一时间汇聚了大量所谓的新闻信息,于是,真假、虚实、对错的信息在网络媒体齐飞共舞,这种信息的“神速”传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频繁受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极端的天气往往具有较长的持续性,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发生在2008年1-2月我国南方地区大
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所具有的高时间分辨率(5.10分钟)和空间分辨率(125-1000m),使其在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预警、预报应用中具有其它观测资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多普勒雷
我国大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污染中心集中在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本文选择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年上海市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等观测
自然和人类活动引发的大尺度生物质燃烧事件不仅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同时也通过直接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气体和气溶胶,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干
近两年,购买国外版权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节目似乎成为各电视台致胜的法宝。从《中国达人秀》,到《中国好声音》,再到去年大热的《爸爸去哪儿》,都引自国外的成功节目模式。
亚洲季风系统是控制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亚地区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系统,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而已有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分别对东亚冬季风或东亚夏季风进行研究,并由
北京市于2008年8月至9月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期间空气质量良好。为保障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良好的空气质量,自2005年至2008年国家相关部门、北京市政府及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