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状分叉微通道冷却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冷却是广泛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叶片的冷却方式。而传统带肋叶片内部冷却结构,存在流动阻力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叶片冷却效率的提高。因此,寻求新的冷却技术对促进重型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微通道换热技术和凹坑旋流强化换热技术由于其流动阻力低,换热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取代传统的带肋通道,使叶片的换热性能得到提高,保证透平叶片安全、可靠的工作。本文首先根据叶片冷却综合换热性能因子η最大,确定了树状分叉微通道结构参数的标度率。其次,在实验基础上研究在不同雷诺数、加热功率下,光滑壁面树状分叉微通道结构内的流动阻力和换热特性。在分析微通道的流动及换热时,应用摩擦阻力系数、努塞尔数和综合强化换热因子η对流道进行评价。同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流体在树状分叉微通道内的流动情况,分析获得努塞尔数、流动阻力系数及综合换热因子与流量、冷却工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湍流模型进行验证和网格无关性验证,确定了数值计算所采用的湍流模型和网格数。最后,开创性地将微通道和凹坑结合起来,建立了带凹坑壁面的树状分叉微通道几何模型,凹坑间距分别为P/D=3,P/D=6和P/D=9。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别以空气和蒸汽作为冷却工质,在相同的工况下,研究了凹坑间距对凹坑壁面树状分叉微通道流动阻力特性和换热特性的影响,并与光滑壁面树状分叉微通道进行对比。分析了流体在带凹坑壁面的树状分叉微通道中的流动规律和对流换热效果。得到的结论对促进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温度和施氮量对膜孔灌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影响试验,主要研究了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以及湿润体水氮分布规律,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一维垂直入渗和膜孔灌点源入渗试验不同试验处理中,Kostiakov和Philip入渗模型均能较好拟合入渗量和入渗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幂函数对湿润锋运移与入渗时间之间函数关系拟合较好。(2)一维垂直入渗试验中
宁夏是华夏文明灿烂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也是当今一带一路下的塞上江南。宁夏引黄灌区灌溉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灌区对渠道实施了河道清淤、混凝土衬砌防渗等水利工程。然而,随着渠道衬砌距离逐步增长,面积逐步扩大,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宁夏灌区属于高地下水位地区,部分渠段地下水高出了渠底漫延到了衬砌下面。在冬季温度低于零度时,衬砌下面的水份结冰,产生一定的扬压力
本文以博斯腾湖流域绿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域气象因子和水文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研究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模型,将地表水模拟结果作为地下水研究区域边界条件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定量分析地下水各项水均衡要素的占比,为研究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根据预测延展的气象水文资料及不同情景方案对研究区域未来地下水位变化进行及水均衡项预测。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别采用线性趋势法、Ma
大型引黄灌区退水的组成与分布较为复杂,退水中携带的氮磷等化肥残留物污染河流水质,造成水环境污染。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景电一期灌区为例,研究了灌区地表退水量组成和变化规律,以及退水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灰色系统模型建立了灌区退水量预测模型;在对灌区地表退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基础上,采用灰色聚类方法对灌区退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建立了农田排
本文以昌耀创作于1962年的作品《峨日朵雪峰之侧》为例,从意象的奇异与独特、语言形式上创造性使用"长句"、情感表达上与同时期的主流诗歌保持距离这三个方面来谈昌耀在中国新诗审美范式上的创造。
淤地坝作为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建设工程措施,在发展农业生产,补给地下水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淤地坝拦截泥沙所形成的坝地也已成为黄土高原主要的粮食产地。研究坝地淤积土壤物理指标分布特征和淤积致密层对土壤水分运移过程的影响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水的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和双环入渗加亮蓝染色的试验方法,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与计算,对坝地土壤物理性质、同位素空间分布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术后汗出是由于术后口服优甲乐所引起的常见的内分泌失调。中医学认为,其术后汗出主要与情志不畅、阴阳失调、饮食不节、肺气不固、心血不足、湿热内蕴、阴虚火旺等虚实因素有关。西医对于汗证尚无特效方,而中医在汗证方面会根据不同的辨证分析给予不同的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以改善患者术后的内分泌失调,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值得推广。
铁基、铁镍基中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组织稳定性和抗辐照性能,常用作核反应堆堆芯高温高压高辐照环境下的服役构件。辐照产生大量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等辐照缺陷,温度和压力诱发辐照损伤组织,从而导致材料脆化、软化、肿胀等辐照效应,致使材料失效,威胁核能的安全利用。因而,辐照损伤的有效控制已经成为核反应堆安全的关键问题,揭示空位簇聚成空洞的演变规律并加以调控成为核材料安全服役的核心。辐照实验成本高昂、原位观测难
近些年来,随着海洋能源的不断开发,潮流能水轮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转轮叶片是潮流能水轮机中的主要部件,而叶片的性能又与水力翼型密切相关,因此开展水力翼型的水动力学优化设计对提升潮流能水轮机的性能有重要意义。在目前水力翼型和叶轮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中,仍以优化算法与CFD数值模拟相结合为主,该方法由于CFD的单个样本性能计算时间太长,使整个优化流程的时间周期远超出设计人员可接受的范围。为此已有部分研究采用
锂基陶瓷作为氚增殖材料,主要用于提供氘-氚聚变反应中所需的氚燃料。正硅酸锂(Li4SiO4)陶瓷因具有锂密度高,释氚性能好等优点,成为固态氚增殖剂的首选材料之一。然而,目前常规方法制备的正硅酸锂陶瓷晶粒偏大(达到几十微米),严重影响材料的释氚性能,力学性能及辐照性能等。细化晶粒被认为是改善氚增殖陶瓷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但细晶结构Li4SiO4陶瓷高温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服役工况的使用要求。基于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