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地区异形吸虫宿主感染情况调查及检测方法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异形吸虫是一类隶属于异形科的小型人兽共患寄生虫,东南亚地区感染尤为严重,但对其研究较少,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南宁犬、猫感染异形吸虫成虫及淡水鱼所感染囊蚴进行调查,并对东南亚区域内广泛流行的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建立二重PCR检测法。方法:对来源于广西南宁47副猫和40副犬的心、肝、肺脏和小肠等内脏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虫体的收集,鲜活虫体采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压片和染色,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部分虫体保存于70%的酒精中,用于分子鉴定。来源于广西横县135尾淡水鱼样采用压片法活检后再用人工胃液消化法收集囊蚴,初步分类后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和测量。提取成虫和囊蚴的DNA,采用ITS2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人工核对和序列上传,并利用MEGA5.2软件进行多重比较,之后按照邻位相连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基于Genbank报道的序列以ITS1为标记序列设计扇棘单睾吸虫和横川后殖吸虫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单一和多重PCR条件的优化和方法的检验,建立特异性二重PCR检测法。结果:47副猫内脏中共获得6种吸虫,各种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是华支睾吸虫:40.4%,200.8;叶形棘隙吸虫:21.3%,55.3;横川后殖吸虫:17.0%,35;扇棘单睾吸虫:6.4%,0.8;钩棘单睾吸虫:5.1%,115.3;心形咽口吸虫:27.7%,189.8。40副犬内脏中共获得5种吸虫,分别是华支睾吸虫、叶形棘隙吸虫、藐小棘隙吸虫、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7.5%、10.0%、10.0%、5.0%和12.5%。135尾淡水鱼中分离到的囊蚴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和序列的PCR测序分析,共鉴定出5种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囊蚴、次睾属吸虫囊蚴、Holostephanus dubinini囊蚴、外睾吸虫囊蚴、钩棘单睾吸虫囊蚴。所分离到的囊蚴百分比分别为:61.7%、13.4%、5.5%、1.8%和1.8%。此外还有15.8%的未知囊蚴。ITS2序列构建的发育树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棘隙属吸虫和未知囊蚴缺乏相应的序列信息不能进行同源性比对。基于ITS1序列建立了横川后殖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二重PCR检测方法,检测扇棘单睾吸虫灵敏度为1.235 × 104拷贝/μl,横川后殖吸虫的为1.726 ×103拷贝/μ1,并且与犬、猫和鱼体内常见的寄生虫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犬、猫体内主要流行的异形吸虫为横川后殖吸虫、扇棘单睾吸虫和钩棘单睾吸虫,淡水鱼中仅检测到钩棘单睾吸虫囊蚴。构建的横川后殖吸虫、扇棘单睾吸虫二重PCR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临床检测和寄生虫的区系调查。
其他文献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保险产品功能的不断深化演变,保险行业日益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重要渠道,面临愈演愈烈的洗钱风险的威胁和冲击,认识潜在的洗钱风险和危害,了解利用保险业洗钱的方
目的探讨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患者综合治疗的血象变化,为治疗和防范提供指导意义.方法运用全自动血细胞检测仪 CD3700,检测 72例 SARS患者治疗前后血象
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
对可靠性增长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可以确定汽车产品的开发阶段、稳定阶段(用户使用阶段)、报废阶段,有极强的使用价值.把可靠性增长模型和Weibull分布进行了比较
对遗传程序设计进行分析,并就遗传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应用“公式发现”展开研究,同时给出了实现算法的关键技术描述和应用实例的最后运行结果,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遗传程序设计应用于公式发现的可行性。
合成了Sc(Ⅲ),Y(Ⅲ),La(Ⅲ)与苯乙酰缩氨基硫脲形成的1:2型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式为:ML2Cl·nH2O[M=Sc(Ⅲ),Y(Ⅲ),La(Ⅲ),n=0-5],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该配合
在0.18mol·L-1~1.08 mol·L-1的H2SO4介质中, Ce(Ⅳ)对三溴偶氮胂具有氧化褪色作用,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532nm = 6.20×103 L· mol-1· cm-1, Ce(Ⅳ)
报道了稀土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并且与聚合氯化铝(PAC)作了对比.该混凝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总磷去除率达99.12%,溶解性总磷去除率也可达94.51%,COD(M
本文设计了基于FPGA的万兆以太网链路传输系统.对现有七层OSI模型进行简化,设计了五层网络传输模型,并深入研究了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实现了完备的UDP/IP协议、ARP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