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中国女性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模型建立及内验证目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多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患者的标准术式,但很多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后并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为了避免患者进行不必要的非前哨淋巴结清扫,避免过度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拟建立适合中国女性乳腺癌人群预测非SLN转移率模型。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BC)(研究号:CSCO BC RWS 18005)数据,共5万例,其中行SLNB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1036例,临床病理数据完整患者共470例。按照3:1将其分为建模组及验证组,建模组347名患者,验证组123名患者,建立模型,根据多因素分析将P<0.05的变量纳入模型。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肿瘤直径、脉管瘤栓、病理类型、Her-2、SLN阳性数与SLN总数比值(the ratio of sentinel lymph node positive number and total sentinel lymph node ratio,SLN.POS.RATIO)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将上述5个变量纳入模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0.702–0.807),我们将123名患者验证此模型,得到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95%CI,0.609–0.796)。建模组与验证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9.3%和48.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7%和83.0%。结论:根据多因素建立的模型ROC曲线下面接为0.754,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说明利用肿瘤直径、脉管瘤栓、病理类型、Her-2、SLN阳性数与SLN总数比值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预测效能。第二部分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对比目的:目前对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很多,但是这些模型对于中国女性乳腺癌人群的非前哨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效能较低。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更适合于中国女性乳腺癌人群的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专家委员会癌(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 BC)(研究号:CSCO BC RWS 18005)数据,共5万例,其中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并进行淋巴结清扫患者1036例,数据完整患者共470例。按照3:1将其分为建模组及验证组,建模组347名患者,验证组123名患者,模型A根据多因素分析将P<0.05变量纳入模型,模型B根据多因素分析将P<0.001变量纳入模型。模型C将临床及所有病理指标纳入模型。将建模组数据纳入MSKCC及MADCC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将5模型进行对比,选择适合中国人群的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模型。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肿瘤直径、脉管瘤栓、病理类型、Her-2、SLN阳性数与SLN总数比值(the ratio of sentinel lymph node positive number and total sentinel lymph node ratio,SLN.POS.RATIO)P<0.05。将上述5个变量纳入模型A,AUC(Area under the curve,模型下面积)0.754,模型B纳入肿瘤直径(P=0.00029)、SLN.POS.RATIO(P=0.00007),模型B AUC为0.681。模型C将肿瘤直径、脉管瘤栓、病理类型、Her-2、SLN.POS.RATIO、年龄、绝经状态、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表达量纳入模型,AUC为0.766,将原始数据纳入MSKCC及MDACC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5和0.630。模型A与模型B对比,P=0.0027,模型A与模型C对比,P=0.0558,MSKCC及MDACC模型下面积均小于模型A。结论:说明利用多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即肿瘤直径、脉管瘤栓、病理类型、Her-2、SLN阳性数与SLN总数比值建立的模型A变量较少且具有很好的临床预测效能。第三部分中国女性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外验证目的:我们建立一个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上述模型A预测显示预测效能良好,代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数据,查看此模型的验证效能。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数据,行SLNB并行淋巴结清扫患者156例,将数据代入模型A中,结果:将外验证数据代入模型A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结论:我们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能,能很好的预测非前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