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尾白虾响应碳酸盐碱度胁迫的多组学分析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土壤和水的盐渍化程度日趋扩大,严重威胁水产养殖的发展空间。在滨海盐碱水试养脊尾白虾过程中,发现脊尾白虾能够正常生存,但其生长及繁殖能力在高碳酸盐碱度下明显降低。为探讨脊尾白虾盐碱耐受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脊尾白虾“黄育1号”为研究对象,构建碳酸盐碱度胁迫后鳃和肝胰腺组织的转录组文库,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基因、蛋白和代谢层面解析其碱度适应机制;以河北沧州养殖基地脊尾白虾耐盐碱品系和“黄育1号”为研究对象,利用Methyl RADSeq对DNA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筛选与盐碱耐受相关的关键基因和甲基化位点。研究结果旨在解析脊尾白虾适应盐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丰富甲壳动物耐盐碱机制研究提供基础信息,为其它经济类甲壳动物耐盐碱新品种的培育和盐碱水养殖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脊尾白虾转录组分析通过对碳酸盐碱度胁迫0、12和36h的脊尾白虾鳃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鉴定到3,15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鳃组织中发现许多与渗透压调节相关的离子转运基因。内分泌过程相关通路在0h vs 12h和0h vs 36h均显著富集,0h vs 36h组中能量代谢途径也显著富集。表明脊尾白虾对碱度的适应能力不仅依赖于渗透调节,还依赖于代谢来提供相关的能量支持。同时,一些离子转运相关DEGs在早期(12h)主要与无机离子的迁移有关,在后期(36h)则与有机大分子的迁移有关。2.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脊尾白虾蛋白组和转录组关联分析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在碳酸盐碱度胁迫后鉴定出443个差异表达蛋白(DEPs)。在碱度胁迫早期,离子转运等信号转导途径显著富集,还包括一些免疫和代谢途径;在0h vs 36h组中有机大分子运输途径显著富集,并且能量代谢过程显著增加。推测在碱度胁迫的早期,鳃组织通过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来调节渗透压平衡,但在后期,鳃组织倾向于对环境的适应。蛋白质和m RNA表达模式的关联分析发现大部分基因/蛋白质变化趋势相同,表明蛋白质的表达变化主要受转录调控,醛脱氢酶(ALDH)和肽甘氨酸α(PPG)持续显著上调,ALDH可能促进氨基从体内转移到体外;PPG不仅参与信号转导,还会干扰免疫系统,推测ALDH和PPG在脊尾白虾适应碱度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3.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脊尾白虾代谢组和转录组关联分析通过碳酸盐碱度胁迫下脊尾白虾代谢组和转录组关联分析,发现碳酸盐碱度胁迫后,脊尾白虾肝胰腺组织中影响亚油酸代谢的氨基酸含量发生改变,以此适应碱度变化。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到94个和59个差异代谢物。碱度胁迫早期,PPAR信号通路和亚油酸代谢通路显著富集;胁迫后期,亚油酸代谢仍显著富集。脊尾白虾肝胰腺通过增加脂肪酸的氧化能力来适应碱度胁迫,这些脂肪酸可能激活防御系统以抵抗外界环境胁迫。基于通路的关联分析,在碳酸盐碱度胁迫条件下,脊尾白虾肝胰腺组织中棕榈酰左旋肉碱、甘油磷酸胆碱和乙酰胆碱等代谢物相对含量均显著增加,可作为脊尾白虾响应碳酸盐碱度胁迫的关键代谢物。4.盐碱胁迫对脊尾白虾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碳酸盐碱度胁迫后,脊尾白虾鳃组织基因组中产生了8,189个CG型和616个CWG型差异甲基化位点(DMS),DMS所在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筛选到HIF-1信号通路、剪接体等通路和HIF-P、HX和SF3B1等关键基因;获得158个CG-DMGs和94个CWG-DMGs,其中富集到脂质代谢和囊泡介导的转运途径的DMG最多,表明盐碱胁迫激活了脊尾白虾环境适应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此外,有一少部分位点与基因呈负相关,部分基因组DNA甲基化可能起到促进基因表达的作用,这些甲基化位点在脊尾白虾适应盐碱环境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对转录组获得的DEG和甲基化中DMS所在差异表达基因关联分析,C型凝集素(CTL)、25 k Da突触体相关蛋白(SNAP-25)和线粒体碱性氨基酸转运体样蛋白(MBA)的甲基化位点与m 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推测CTL、SNAP-25和MBA甲基化位点在碱度胁迫下脊尾白虾的适应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首次揭示盐碱水环境下脊尾白虾鳃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特征,为解析甲壳类适应盐碱环境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信息。
其他文献
鲤疱疹病毒Ⅲ型(Cyprinid herpesvirus 3,Cy HV-3)是一个使鲤和锦鲤死亡率达到90%~100%的病毒,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实验室前期对抗Cy HV-3的镜鲤抗病选育已经选育到F4,抗病性状及死亡率已经达到了稳定,但关于其抗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尚不明确。本实验室前期对抗病镜鲤选育系F4(选育组)与德国镜鲤选育系(未选育组)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鲤integrinα6基因
学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其生长速度快,摄食范围广,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均较强,养殖方式主要有稻田养殖、池塘养殖和藕塘套养等,稻田养殖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稻田养克氏原螯虾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湖北等地,华南地区冬季短,夏季长,水稻种植面积大,原则上应该适宜克氏原螯虾生长繁殖,但目前华南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规模小,产量较低,且品质和湖北等地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本研究对华南
学位
<正>有着35年深厚积淀的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已成为具有高影响力、高质量的国际性展会。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昱昌环境)及其控股子公司常州利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携先进VOCs废气治理技术及沸石浓缩转轮展机亮相CIEPEC2021。在本次展会上,昱昌环境深刻感受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行业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企业生产的不二选择。
期刊
我国的陶瓷修复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最早于唐代就可见明确的关于陶瓷修复的文字记载。本文将主要梳理古文献中所见传统古陶瓷修复工艺中的胶粘工艺,并将其发展脉络分为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对传统古陶瓷修复工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陶瓷修复史的完整呈现,还能为现代古陶瓷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路。
期刊
目的 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检测残余肿瘤和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二次电切的114例膀胱癌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及术后相关信息,二次电切术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47个月。根据二次电切病理是否阳性及二次电切术后随访是否复发各自分为两组,即肿瘤残余组与无肿瘤残余组,以及肿瘤复发组与无肿瘤复发组。探讨了影响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以及
期刊
对环保型改性陶瓷胶粘剂在陶瓷类文物修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采用苯酚和去离子水为原料,以乳化剂为添加剂(助剂)制备了环保型改性陶瓷胶粘剂。利用扫描电镜对环保型改性陶瓷胶粘剂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环保型改性陶瓷胶粘剂能够在约定固化时间、100℃温度下粘合固化完成陶瓷的修复,能够保证剪切强度和修复效果达到最佳。
期刊
双锯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双锯鱼属(Amphiprion),作为一种热带海水观赏鱼,双锯鱼因其多样的体色广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海葵双锯鱼(Amphiprion percula)和眼斑双锯鱼(A.ocellaris)成鱼体表均有三道白色竖纹,分别位于眼睛后方、背鳍中央和尾部,体表的橘黄色、黑色和白色区域依次排列,但前者白色竖纹旁边的黑色区域比
学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我国产量最高的淡水养殖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然而死亡率高达80%的草鱼出血病(Grass carp hemorrhagic disease,GCHD)频繁爆发,给我国的草鱼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GCHD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感染草鱼引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主
学位
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常作为亲本生产更具有盐碱耐受能力的杂交罗非鱼,是研究鱼类渗透压分子调节机制的可靠对象。本研究对莫桑比克罗非鱼在盐碱胁迫下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探究盐碱胁迫对莫桑比克罗非鱼组织结构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对莫桑比克罗非鱼盐碱胁迫下的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莫桑比克罗非鱼鳃组织m RNA
学位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信使分子,在免疫细胞的激活与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及炎症反应等一系列过程中均有涉及,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学反应。白细胞介素18(IL-18)作为IL-1家族的细胞因子成员之一,可以表达于各种免疫与非免疫细胞,在机体抵御外界细菌、病毒和真菌的入侵、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21(IL-21)属于I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