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诱导小鼠精原干细胞C18-4凋亡和自噬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种化工原料,是工业上常用的添加剂,含剧毒,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丙烯酰胺除可导致神经毒性、肝脏毒性和胚胎发育毒性之外,还对生殖系统有较大的毒性。但到目前为止,丙烯酰胺导致雄性生殖系统损伤的机制尚不甚清楚。本课题主要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究丙烯酰胺诱导小鼠精原干细胞(C18-4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机制。方法:为了明确丙烯酰胺对小鼠精原干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小鼠精原干细胞系C18-4细胞在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丙烯酰胺(0,0.5,1,2 m M)处理24 h后,用CCK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用Western blot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别检测细胞内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以及Annexin V-FITC阳性细胞数;用Western blot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LC3的表达以及细胞内自噬泡的数量。为了明确氧化应激是否参与了丙烯酰胺诱导的小鼠精原干细胞凋亡和自噬,小鼠精原干细胞系C18-4细胞在预先用或者不用5 m M的氧化应激抑制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处理后再用2 m M浓度的丙烯酰胺处理24 h,再分别用CCK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Western blot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检测细胞活性、凋亡和自噬的变化情况,同时用氧化应激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MDA和GSH的含量以及SOD和GSH-PX的活性。为了明确自噬在丙烯酰胺诱导小鼠精原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小鼠精原干细胞系C18-4细胞在用或者不用3-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的情况下,再用2 m M浓度的丙烯酰胺处理细胞24 h,分别用CCK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变化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氧化应激相关基因是否参与了丙烯酰胺对小鼠精原干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诱导,小鼠精原干细胞系C18-4细胞在用2 m M浓度的丙烯酰胺处理24 h后,用RNA-seq进行高通量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Real-time PCR进行验证。结果:CCK法结果显示,丙烯酰胺呈浓度依赖式地抑制小鼠C18-4细胞的活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丙烯酰胺可显著增加小鼠C18-4细胞内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量,而显著抑制细胞内Bcl-2蛋白的表达,提示丙烯酰胺可诱导小鼠C18-4细胞产生凋亡。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丙烯酰胺可显著增加小鼠C18-4细胞内Annexin V-FITC阳性细胞数,进一步证实丙烯酰胺可诱导小鼠C18-4细胞产生凋亡。同时丙烯酰胺也可显著增加小鼠C18-4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和LC3-II的表达量以及LC3-II/LC3-I的比例,并且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发现,丙烯酰胺处理组的细胞内自噬泡显著增多,提示丙烯酰胺可诱导小鼠C18-4细胞产生自噬。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丙烯酰胺处理后的小鼠C18-4细胞内MDA含量显著增加,而GSH含量则显著降低,同时SOD和GSH-PX活性也显著受到抑制,这提示丙烯酰胺可诱导小鼠C18-4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小鼠C18-4细胞在用NAC抑制氧化应激后,丙烯酰胺诱导的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明显减弱,提示氧化应激参与了丙烯酰胺诱导的小鼠C18-4细胞凋亡和自噬。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抑制细胞自噬后,可明显减弱丙烯酰胺对小鼠C18-4细胞活性的抑制以及对细胞凋亡的诱导,这提示了自噬在丙烯酰胺诱导的小鼠C18-4细胞凋亡中起细胞毒性作用。同时,在对丙烯酰胺处理过的小鼠C18-4细胞进行RNA-seq高通量筛选时,发现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性地变化,在用Real-time PCR对相关基因进行验证后,发现丙烯酰胺可显著增加小鼠C18-4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基因Ldha、Atf4、Sod1、Sod3、Gpx7、Lonp1、Hsph1、Tra2b的m RNA表达,而Coll A1基因的m RNA含量则显著下调,进一步说明氧化应激参与了丙烯酰胺诱导小鼠C18-4细胞的凋亡和自噬。结论:丙烯酰胺可诱导小鼠精原干细胞系C18-4细胞凋亡和自噬;丙烯酰胺可诱导小鼠C18-4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参与了丙烯酰胺诱导的小鼠C18-4细胞凋亡和自噬;自噬在丙烯酰胺诱导小鼠C18-4细胞凋亡中起细胞毒性作用。
其他文献
在含能材料中,金属燃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硼粉由于理论上的质量热值和体积热值很高,成为了推进剂、烟火药中的重要组分。但硼粉点火困难,高粘性的表面氧化膜抑制了硼粉与氧气的接触,使其高热值、高能量难以被释放出来。为解决此问题,在硼粉中加入了镁、铝等元素进行合金化,以此来提升硼粉的活性、燃烧热值、能量释放效率等性能。通过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了MgB2、AlB2、Mg0.5Al0.5B2以及一系列不同原子比
学位
目的研究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神经元(GABAergic inhibitory neurons)轴突的导向作用,探讨FGF3对丘脑神经网络形成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FGF3及γ-氨基丁酸能标志基因在鸡胚间脑的表达及定位。采用Di I示踪法检测早期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轴突走向。三维凝胶共培养实验证明FGF3
学位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通过调控卵巢巨噬细胞的极化在激活内源性卵巢生殖干细胞(Ovarian germinal stem cells,OGSCs)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使用氯化钴(CoCl2)刺激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缺氧,建立体外巨噬细胞缺氧模型,同时,探索缺氧环境下巨噬细胞Mφ极化状态。进而探索MT对巨噬细胞Mφ缺氧改善和极化状态调节作用;通过卵巢巨噬细胞共培养,探索M
学位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诱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主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TGF-β在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它虽然在早期抑制癌细胞生长,但随着肿瘤发展被转变为一个促癌因子,促进癌细胞生长、迁移与转移等。TGF-β结合受体后,刺激R-Smad(Smad2/3)与Smad4形成复合物并向
学位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由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而来。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能够包绕轴突形成髓鞘,使动作电位的跳跃式传导成为可能。少突胶质细胞的病理学改变是多种神经疾病的病因之一,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跨膜蛋白108(Transmembrane protein 108,Tmem108)位于人类染色体3q21上,研究发现跨膜蛋白108是多种神经类疾病的易感基因,如精神分裂症,
学位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细胞PC-3中RNA结合蛋白EIF3B对外泌体中mi R-100-5p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而探明外泌体mi R-100-5p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1、使用透射电镜以及纳米粒径分析鉴定外泌体,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2、采用q PCR检测PC-3、RWPE-1外泌体中mi R-100-5p的表达水平,使用PKH67标记PC-3来源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
学位
内丹学的核心奥秘在于真阴真阳的交媾。真阴真阳的交媾如何可能?沟通先天世界的关键何在?这都离不开“玄关一窍”的作用。玄关一窍是真阴真阳交媾的发生地,是沟通先天一气的门户,是进入先天元神的机关所在,可谓是内丹学奥秘之中的奥秘。内丹学有关玄关一窍的诸种说法,是否有其内在的理路可寻?如何在内丹学整体修炼思想中给予玄关一窍以准确的定位?探索玄关一窍的真实意义,不仅是道教内丹学“阴阳交媾论”的重要论题,也是整
期刊
目的瘙痒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能引起抓挠反应的主观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目前,主要应用抗组胺药治疗瘙痒,但是其并不能完全解决临床瘙痒问题,瘙痒的治疗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黧豆蛋白酶(Mucunain)是一种非组胺依赖性的致痒介质,其引发的皮肤瘙痒反应与慢性瘙痒相似,可以将其作为非组胺依赖性瘙痒研究的模型物质用于止痒药物的研发。Mucunain是从黧豆豆荚毛刺中提取的一种可以引发瘙痒的蛋白酶,鉴于
学位
背景和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具有高死亡率的临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COPD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从细胞衰老入手可能能找寻出治疗COPD的靶点。文献表明,SIRT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抗衰老酶,调节SIRT1的活性可能在细胞衰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p97是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我们认为:p97可能通过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调节来影响
学位
锂硫电池因其较高的质量能量密度(2600 Wh kg-1)、环境友好和价格低廉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然而,电子绝缘、体积变化、“穿梭效应”和硫正极的电化学转化过程动力学缓慢等缺点极大地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用化进程。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经历“液相-固相”的相转变,这一过程的缓慢动力学会导致电池极化增大、中间产物多硫化物(Li PSs)在电液中的累积、“穿梭效应”和“死硫”的生成、活性物质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