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孔子仁礼关系论及其内在教化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是一种礼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传承是以礼的形式传承,不遗失掉礼文化这一主体,这是中国固有文化的一种自觉,是民族生命持之不坠的根本。礼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根本精神的传承,不仅是文字的、书面的,更是一种生活化的传承,因此礼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孔子认为人生命生活的意义也正是通过对礼的践行得以彰显和实现。孔子教化思想的渊源,就是世代传承的礼乐文明。孔子所处的春秋之世,所行之礼为周礼,是周公制礼作乐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礼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礼乐文明中包含着根本的道,孔子以“删述之道”承继其中的“道”。周礼为当世之礼,最切合当时百姓的现实生活,因而最具有现实生活的意义。孔子所承继的道虽然不变,但百姓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因而孔子选择“从周”,让今人按古代的方式生活。这也暗含着,孔子将“礼”落实为生活,将礼转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孔子作为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对文化的最大贡献在于以仁说礼,仁礼关系是先秦儒家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孔子“从周”,并在其基础上,挖掘出内在情感的人性自觉根基,援仁入礼。礼以本性之仁为本,仁是本性之德,孔子的目的是要把礼与人性贯通,只有充分彰显和实现本性之仁,人才能成为人,人的生命才有意义。因此孔子以仁说礼,是将礼落实为仁的实现,为外在的礼找到一种内在的根据,赋予了礼以根本的生命意义,也是为内在的本性之仁找到一种生活化的彰显和实现形式,而这种实现也是人自我生命意义实现最根本的方式。“克己复礼”是指道德主体不仅能够言行自觉合于礼的规范,而且能够切合礼的内在精神,从而实现礼的生活。“为仁”就是指仁的实现,仁的实现就是人的实现,换言之,人是通过“克己复礼”来实现本性之仁,此种实现是基于人心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是把这种生命意义的实现,进一步落实为人的生活方式,是通过人的日用常行的现实生活,也就是“四勿”,来彰显和实现本性之仁,实现人的生命意义。礼、仁以及人的生命意义彰显是一体贯通,仁的实现或人的实现和日用伦常之礼实为相即不离。“克己复礼为仁”是强调“礼”的生活化实现,也是指“仁”一定是在真实生命生活的践行中实现的。儒家教化就是一种礼乐教化,不仅仅是一种礼乐文化的知识性学习,更是一种生活。儒家教化的意义,意味着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而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是生活化的实现。在礼乐相合的日常之中,学习者自然而然且欣然自乐地陶冶于礼的教化,无需责令就能通晓长幼有序、敬长尊贤的道理,在日用常行的现实生活当中,通过克己复礼,把德性的彰显和礼的规范与精神,落实为日用常行的生活方式,使日常的生活成为一种礼的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之中,来彰显本性之仁、实现本性之仁,最终实现人的道德生命价值,从而彰显和实现真实生命力,实现“人文化成”的教化意义,成己成人。
其他文献
用超对称性量子力学和形状不变势,求解了12种可以在柱坐标下分离变量的非中心势,并给出了其能量本征值以及本征函数的解析形式.利用此结果以及已经建立的一维含时超对称量子
从7月份中山大学学生会充满“官僚气”的干部任命公告、9月份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森严的学姐等级制度,再到最近的社团干事被教育、被要求发“节日祝福”,高校部分学生的“官场
以高品质棉"科棉2号"为材料,研究高品质棉的棉铃发育及形成规律.结果表明:科棉2号棉铃在发育过程中,具有"库容"较强的生理优势,单铃铃壳重高于常规棉"泗棉3号",两者铃壳干重
<正>一、政治策略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经济建设改革大力推动之下,中国的文化产业也逐渐开放。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的电影行业走向市场化变革的开始,但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开放并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参加体育运动以锻炼身体,在城市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公园里运动的人群越来越多,对公园中的体育设施配置、管理、使
<正>近日,国内最大文件安全管理外包服务商——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11年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最佳实践五十强",成为文件管理外包领域内唯一入选TOP50的企业。这也
阅读不是学生在课堂上机械地面对文本,执着地寻找答案,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带有诗性的创意活动,意在温暖心性,丰富智慧,润泽生命。阅读需要教师的真情投入和智慧引领,让学生沐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主张“事怎么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三位一体。在做上学,在做
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爱骑小三轮车,脚够不着车蹬,就双手握把,模拟骑车。有时候,儿子掌握方向,爸爸拿一根绳子拴在车前拉着走,倒也十分惬意。偶尔配合不好,连人带车摔倒,问他:“
幼儿偏亲症是幼儿心理方面的一种疾病,多由爸爸妈妈的教育不当而引起。主要表现是对爸爸或妈妈的态度不一样,绝大多数是恋母,少部分是恋父。恋母的表现是见了妈妈亲亲热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