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集中居住农民福利变化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mon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一般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土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土地城镇化,而是复杂的人口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落脚点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就是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农民自愿、权属清晰、改善民生的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以整村推进的方式进行土地整治,最终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是我国先由发达地区推行起来的一种新农村建设创新模式,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不同集中居住模式下的农民福利问题,有利于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本文从农民的视角,分析和评价集中居住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民生活方面的效果。本文以新乡市新乡县祥和社区的农民集中居住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通过借鉴国内外福利测度经验,以Amartya·Sen的可行能力理论为基础,采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建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选取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社区环境、生活保障、公众参与、心理状况等6项功能活动反映农民的福利,选取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生活消费支出、住房面积、院落、房屋结构、取水条件、取暖条件、治安状况、医疗设施、教育设施、交通便利、储蓄设施、商服繁华、耕地面积、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干部选举、公共事务讨论、经济满意度、住房满意度、社区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23项指标反映各个功能活动,对集中居住前后农民福利的变化进行测度。本文在详细分析农民福利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①集中居住后,农民福利水平总体降低;②集中居住建设降低了农民经济状况、生活保障和公众参与的可行能力;③集中居住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社区环境和心理状况;④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因素影响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心理功能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集中居住的对策建议;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再就业;建立农民心理调适机制。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以实现“占一补一”的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为核心内容,实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目标的途径是通过自上而下垂直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由土地利用总体规
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 perspective)是指当前行为与未来目标的联系,个体计划与未来期望的联系,以及个体对未来的认知与未来的情感表达(对未来积极或消极的态度)的联系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凸显的城市脆弱性等问题,发展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都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我国正处
目前,低碳城市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很多城市已开展了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及建设实践。低碳城市主要通过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低碳交通模式、绿色建筑、绿色能源和城市碳汇
自从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奶牛业就加快了发展速度。家庭式散户养殖现象基本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奶牛小区集中饲养模式。这种模式实行了规模化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控
<正>犬脓皮病,又称为细菌性皮肤病,或犬细菌性毛囊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犬皮肤及其相关结构的感染,为犬常见病之一。该病若治疗得当,病情会很快痊愈;若治疗失当,则病情反复,久治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农用地面积锐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此状况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本文利用对四川省富顺、安岳、中江三县的农户微观数据,以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对样本地区老龄化背景下农户的技术选择进行了一般分析,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定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模正不断扩大,城市能源消耗量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但能源消耗问题却也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城市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