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o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功能,通过对土地的使用、保护和改造以获得效益。人类进行土地的利用过程也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干预过程,这种干预有时是正向的,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健康及自身的发展,而大多数则是负向的,会恶化环境,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山东省南部的滕州市。滕州市经济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保护和进一步提升滕州市的生态环境,是滕州市的立市之本、兴市之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带来的诸如用地布局不合理、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用地被蚕食、人居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土地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来愈突出。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淮海经济中心位置,属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纵贯全市。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在北方中小城市中很有典型性。本论文以滕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综合分区——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对策和建议为主线,以实证研究、数理统计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滕州市土地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初步研究。正文分五部分。在前面的三部分,作者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以滕州市的有关文献、统计资料为基础,概述了滕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有关的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其次,就研究区的基本概况和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第四部分,作者依据前述研究内容,根据滕州市气候、土壤、综合农业区划等基础资料,对滕州市土地合理利用进行了分区设计,初步规划了各区土地利用方向、土地生态——生产功能进行布局。在本文的第五部分,提出协调滕州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对策。最后得出文章的结论与提出不足。论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运用地理学,生态学原理,分析滕州市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滕州市土地利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为滕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对策措施,以确保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文明、资源节约、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目标,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蠕变时效成形是成形大飞机整体机翼壁板的一种新型成形工艺,即利用金属高温下的粘性,将材料的弹性变形转化为永久塑性变形,时效成形阶段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有所变化。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所关注的重点,而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重点。为了减轻农民医疗的支付压力,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我们常说的“新农合”制度。然而,近年来,又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可能是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了相关问题对新农合具有削减效应。因此,探究新农合的实施效果,研究参与新农合对家庭
<正>《宋代科举资料长编》(全5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诸葛忆兵编著。全书搜集、考辨、汇编宋代史书、笔记、别集、总集、类书、辞书、地方志等等门类著作中所有与科举相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快速构建在线学习平台,是不少教师面临的难题。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采用虚拟机镜像快速部署开源学习平台Moodle。视频是目前在线课程的主
海洋跃层的分析计算是海洋要素值随深度变化的衍生计算,本文基于实际业务化建设经验,不同于以往大量单站温盐观测资料的跃层特征值提取完全由人工分析判断的工作方法,而是将
<正>会计和其他社会科学、人类的活动一样,是环境造就的产物.所谓会计环境,就是会计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等因素.美国会计学者乔伊(D.S.
残雪以极具个性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构建起一座座小说迷宫,这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巨大困难。要揭开"残雪之谜",解读和剖析残雪谈论自己小说创作的访谈录《为了报仇写小说》就
习惯法制度化既是对社会现象的实然描述,也是对法律发展的应然要求。那么,如何汲取历史经验并促进本土的法律实践?本文首先考察了习惯法制度化的法理依据及其在不同背景下的
近几年来,由于聚噻吩衍生物在发光器件、光伏电池及场效应管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要使这类新型的光电聚合物材料走向实用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它们的光电特性
本文通过1937年7月7日抗战爆发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结束这段时期,河南沦陷区与后方围绕法币展开的金融斗争情况,勾勒出法币在当时河南金融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抗战时期,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