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筛选的合成小肽抑制VEGF诱导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sat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新生,即在预先存在的血管中长出新生毛细血管的过程。它是多种致盲性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血管新生严格地受到促血管因子和抑血管因子平衡的调控。这种平衡的打破,能够促发血管新生的细胞转导信号,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迁移和存活,从而导致病理性的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复杂的血管新生瀑布反应的中心介质和强大的通透性因子,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证实仅对内皮细胞特异性作用的促血管因子,并在血管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Kringle结构域是一种由约80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结构,包含三对二硫键,是行使生物学功能的独立折叠单元。现已证实,Kringle结构域存在于包括生长因子、蛋白酶和凝血因子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如纤溶酶原中。Kringle结构域被认为是首个特异性抑制血管生长的保守结构的组成部分,许多Kringle结构域能够抑制血管新生,如纤溶酶原Kringle 5。脂蛋白(lipoprotein)是血浆中的脂质与特殊蛋白质结合的球状巨分子复合物,脂蛋白中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含有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载脂蛋白(a)[Apo(a)]两类载脂蛋白。在包含Kringle结构域的蛋白质中,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包含几个随机重复的与纤溶酶原Kringle 4类似的Kringle区域(KringleⅣ),后面带有一个与纤溶酶原Kringle 5同源的KringleⅤ结构域以及蛋白酶区域。已有一些研究揭示,apo(a)的这些结构也有类似于纤溶酶原相关Kringle结构域的抗新生血管活性,但apo(a)发挥抗血管新生活性的关键区域尚未得到清楚的阐明。因此,确定各结构域的抗血管新生活性位点及其潜在机制,对于更深入地认识包含多Kringle结构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出于此目的,我们选择apo(a)中与纤溶酶原K5唯一同源的KV结构域,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预测其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筛选出其中的一个11肽片段YTMNPRKLFDY,人工合成后观察其对VEGF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初步探讨apo(a)抗新生血管活性区域所在,并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眼部新生血管疾病的分子药物奠定基础。第一部分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小肽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apo(a)KV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其抗新生血管的活性氨基酸位点所在。方法:登陆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网站主页(http://www.ncbi.nlm.nih.gov/),进入NCBI默认的蛋白质数据库NRDB蛋白质序列复合数据库,查询“apolipoprotein(a)kringle V”。进入网站中的Standard Protein-Protein BLAST(BLASTp)子程序,提交查得的apo(a)KV氨基酸序列。打开Lasergene软件包,进入Protean程序,进行抗原性、表面接触性分析和氨基酸组成分析;打开BioEdit软件包,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和疏水面平均数的计算。综合分析上述结果。结果:在NRDB蛋白质序列复合数据库中查找得到人apo(a)apo(a)KV(4227-4327)序列如下:DCMF GNGKGYRGKK ATTVTGTPCQ EWAAQEPHRH STFIPGTNKW AGLEKNYCRN PDGDINGPWC YTMNPRKLFD YCDIPLCASS SFDCGKPQVE PKKCPGS。BLAST程序分析该序列显示了apo(a)KV与纤溶酶原K5含有85%的相同氨基酸残基,91%的相似氨基酸残基(Expect=le-51)。推测apo(a)KV中保守氨基酸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可能存在抗新生血管活性位点。根据上述同源性比较结果,结合apo(a)KV空间结构,以二硫键为界,将apo(a)KV分成4个肽段,依次为Pept 1—Pept 4,分别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抗原性分析显示,在apo(a)KV第5—15、50—60、65—75、90—100氨基酸残基区域出现较大的抗原性波峰,这些区域分别位于Pept 1大部分、Pept 3前段和Pept 4全段。在表面接触性分析中,在apo(a)KV第10—15、30—35、65—75、90—95氨基酸残基区域出现表面接触性波峰,对应的区域为Pept 1中段、Peot 2前段和Pept4全段。疏水性分析显示,Pept 3和Pept4各形成一个亲水性谷底。Pept 1—Pept 4中疏水性氨基酸(AILFWV)所占分子量的比重依次为15.33%、29.10%、24.16%和18.00%。结论:在apo(a)KV的各个肽段中,Pept 4含有较大比例的保守残基,且较其他三个肽段有良好的反应特性,包括抗原性、表面接触活性和亲水性等,故推测Pept 4,即小肽YTMNPRKLFDY,可能与apo(a)KV的抑制活性有关,具有抗新生血管的作用。第二部分小鼠角膜微囊袋模型的建立目的:以含有VEGF的缓释颗粒作为直接刺激因子诱导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建立小鼠角膜微囊袋非炎症性新生血管模型。方法:将12%PolyHEMA乙醇溶液与含有硫糖铝粉末的生理盐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制成0.35mm×0.35mm大小的空白缓释颗粒,并在上述颗粒中加入160 ng VEGF,形成含有160ng/粒的VEGF缓释颗粒。无菌条件下,在实验眼角膜基质层间行钝性分离,将VEGF缓释颗粒和空白缓释颗粒分别植入小袋内。术后每天观察实验眼至角膜新生血管出现后,改为隔日观察,测定角膜最大新生血管长度、新生血管钟点数和新生血管面积,并行小鼠角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有VEGF缓释颗粒的小鼠角膜,术后24h内手术部位的角膜上皮趋于愈合,角膜基质轻到中度水肿。术后3d,角巩缘的血管轻度扩张,开始向移植有VEGF缓释颗粒的透明角膜生长,未见渗出等炎症表现。术后5-7d,角膜新生血管逐渐朝向缓释颗粒生长旺盛,血管迂曲扩张,于术后7d达到高峰。术后8d开始,角膜新生血管不再继续生长,开始退化,新生血管丛变稀疏,管腔变细、萎缩,颜色变浅。移植有空白缓释颗粒的小鼠角膜,术后24h内手术部位的角膜上皮趋于愈合,角膜基质轻到中度水肿。术后3d,角膜水肿基本消退,未见渗出等炎症表现,角巩缘血管未见明显改变。术后观察2w,均未见新生血管生成。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小鼠角膜微囊袋模型,其新生血管直接由VEGF诱导,排除了炎症反应的干扰,这对于特定的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便于定量分析,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第三部分合成小肽对VEGF诱导小鼠角膜新生血管作用研究目的:将生物信息学筛选的小肽人工合成后,应用小鼠角膜微囊袋模型,评价其对VEGF诱导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采用12通道多肽合成仪按照小肽的氨基酸序列编辑程序固相合成小肽,并行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将12%PolyHEMA乙醇溶液与含有硫糖铝粉末的生理盐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制成0.35mm×0.35mm大小的空白缓释颗粒,并在上述颗粒中加入160ng VEGF和不同剂量的小肽(0μg,0.5μg.1μg和1.5μg),及仅加入1μg小肽。每只实验小鼠均以右眼为实验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眼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眼。无菌条件下,在实验眼角膜基质层间行钝性分离,形成—0.5mm×0.5mm小袋,分别植入包含160ng VEGF与0μg、0.5μg、1.0μg和1.5μg小肽的缓释颗粒,依次作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植入1μg小肽的缓释颗粒作为D组。术后7d摄片观察测定角膜最大新生血管长度、新生血管钟点数和新生血管面积,小鼠角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YTMNPRKLFDY,是一个包含11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由于其分子量较小,因而可通过固相合成获得,并进行HPLC纯化,冻干获得纯度大于95%的白色粉末,水溶性好。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自角巩缘朝向缓释颗粒生长浓密,迂曲扩张。A组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旺盛,与对照组比较,在最长血管长度、钟点数和面积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角膜可见短小稀疏的新生血管自角巩缘生长,管径较细,与对照组比较,在最长血管长度、钟点数和面积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角膜自角巩缘处未见明显粗大的新生血管长成,与对照组比较,在最长血管长度、钟点数和面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在上述3个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2w,D组小鼠角巩缘血管未见明显改变,均未见新生血管生成。结论:小肽,YTMNPRKLFDY,在一定剂量时对VEGF诱导的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有明显抑制作用,该氨基酸序列可能位于apo(a)KV抗新生血管的活性位点内。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教学中每遇到一些自己把握不准的问题,我总是喜欢拿出《化学课程标准》寻找依据。此次结合自己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进行的再阅读,使我对它又有了崭新而又深刻的理解。  与大纲相比,五大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改变了过分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发展需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由此,我这个有着多年教学实践的老教师,在这次
TNF阻断剂抑制树突状细胞吞噬自身造血前体细胞目的嗜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以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系增殖为特征的组织细胞增多症。近来的研究表明HPS中的
缺血性脑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其缺血再灌注损伤理论得到全面发展,但治疗方法却无突破性进展,目前仍以溶栓治疗为主,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缺血性脑疾病的药物
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生活认知水平的综合训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而“个性化写作”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但是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应该张扬怎样的“个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教学中,依据什么原则贯彻“个性化写作”
身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经常面对一些学习基础差,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这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难度之大,并经常为之苦恼。后来,我遇到了一位有着特殊生活经历的学生,是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深深感动了我,也从此改变了我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记得那是暑假后刚开学不久,校领导让我接手团委工作,同时继续兼任原来班级的班主任。由于是新学期,每天都要面对繁多的工作,我几乎是忙晕了头,于是就在团
背景和目的: 肿瘤热疗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一些临床研究成功的报道,提示这种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基础工作证明热疗联合化疗的效应有明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大会主题:计算(机)化学发展趋势与战略会议内容:前瞻性
第一部分 谷氨酸转运体的激活触发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利用离体海马脑片电生理技术研究谷氨酸转运体是否参与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海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