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双重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室内公共空间”是指现代城市建筑中对城市公众开放,承担一定城市职能并具备城市空间属性的特殊的建筑公共空间。这部分空间是建筑与城市交叉覆盖的空间,它属于建筑空间范畴内,同时又被赋予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某些职能,兼具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双重空间属性,并承担双重空间职能。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建筑学、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双重性的研究,总结该空间设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建立指导设计的理论框架,对于现今城市建筑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城市室内公共空间历史演进的回顾,总结归纳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空间特性以及行为特性,可以得出,双重性是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本质特征,也是城市室内公共空间区别于普通建筑公共空间的标志。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建筑空间属性包括:空间的一体性、专属性和明确的领域性;它的城市空间属性包括:公共性、模糊性、相对独立性和渗透流动性。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双重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空间和行为两方面;直接参与并影响双重性实现的各种空间组织要素亦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  通过理论论证及实例分析得出,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包括:人本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多义性与可选择原则以及关联性与相对独立原则。在可操作层面上,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双重性的塑造方法包括:城市语言的引入、建筑元素的特殊化处理、建筑空间中城市空间的渗透。  对于城市室内公共空间的双重性的研究,本质上是从城市的角度对建筑空间创作提出新的需求,其研究成果对于现代城市建筑的设计创作有所启发,总结和提出的设计策略在现实的设计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产业园作为各类产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阵营。在当前提倡产城融合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城市住宅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了尽快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国家建设了大量的经济适用型住宅,这些住宅在一定时期内为改善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基本支柱之一,旅游交通的规划建设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该论文以大城市边缘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旅游交通流特征和需求供给关系
城市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经过许多沉痛的教训之后,世界各国都对怎样使建筑顶部造型结合城市环境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这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建筑
我国住宅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的发展,成功解决了城市住房紧缺问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的水平低,而且目前我们的人口基数不可能降低,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住宅
岭南传统民居,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鲜明的建筑特色、还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原生面貌,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本文通过对岭南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
伴随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杭州近郊区住宅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住宅开发规模空前,开发区域也呈现向杭州远郊辐射的状态。而现阶段大部分郊区住宅开发是纯粹
学位
长期以来,因囿于相对单一的学科领域,中国乡土建筑研究大多沿袭既往的“考据”模式,成果虽丰,但多为实例介绍或表层分析,甚至徘徊在资料梳理阶段。其重要原因在于:关于乡土建筑理论
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等理论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河南)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剖析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证欠发达地区加快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