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循证心理干预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识别与干预问题给监狱管理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以往许多研究尝试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干预服刑人员焦虑情绪,但未达成共识,实施循证心理干预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通过搜索最佳证据,采用国外循证心理干预的研究范式,对服刑人员进行循证团体心理干预与常规团体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循证心理干预是否优于常规干预,以及循证心理干预在中国本土实施的可行性。目的:探讨循证心理干预对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644名服刑人员进行筛查,最终纳入患有焦虑情绪的服刑人员30人,随机将其中10名存在焦虑情绪问题的服刑人员列入循证干预组,进行为期八周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团体治疗,10名存在焦虑情绪问题的服刑人员列入常规干预组,进行为期8周的常规团体治疗,另外10名服刑人员列入等待组,不做任何干预。比较循证干预组及常规干预组治疗前后SAS及效果测量量表-45.2(Outcome Questionnaire,OQ-45.2)评分结果,进行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并结合访谈等质性资料进行补充。结果:结果评估:循证干预组SAS标准分前后测差异显著(t=4.315**),常规干预组SAS前后测差异不显著(t=2.226),且循证干预组治愈率(60%)比常规干预组治愈率(50%)高,三组SAS标准分后测差异显著(F=5.257*);过程评估:两组OQ-45.2的8次总分均呈下降趋势,两组困扰症状维度均与咨询次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八周干预后全体成员无恶化情况;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团体中成员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情绪调节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方式有了积极的改变。结论:(1)循证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服刑人员焦虑情绪。(2)循证心理干预对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3)循证心理干预、常规干预对服刑人员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均比不采用任何干预要好。
其他文献
全数字、高精度的伺服系统作为高端工业代表,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各个领域。而驱动器电路板作为伺服系统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及时发现其生产制造中的产品缺陷是保证驱动器电路板品质安全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提升伺服系统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为了改善和提高驱动器电路板表面缺陷检测过程的检测效率、精度以及鲁棒性,本文主要以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以电路板元器件装载缺陷为研究对象,对电路板元器件缺陷检测过程中的相关算法展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是存款,近年来,其负债业务不断发展,规模和结构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被动的存款负债比例减少,主动负债比例增加。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重塑直接影响了银行的负债成本,进而通过改变银行对资产配置的杠杆率、风险偏好、监管力度等间接影响到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负债结构的变动会改变银行对资产的风险偏好和识别,激励其采取行为改变资产配置的结构,影响其风险承担水平。但他们的
学位
在日益复杂的企业发展环境中,员工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复杂化,引发了学者从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两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研究,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两种压力和工作结果变量(员工绩效、创新行为等)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更为复杂的中介、调节机制。特别地,挑战性压力如何影响员工创新?企业可否化挑战性压力为创新动力?亦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是科技型企业竞争和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本文基于工作要求-
在科学教育中,运用争论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素养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近三十年,争论教学的相关研究突飞猛进,为争论教学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相应地,世界各国都在强调争论能力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国际背景和趋势下,本研究试图对科学教育中的争论教学展开基于中国本土的探索,了解师生在争论教学中的互动机制和过程。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和设计研究相结合的取径,聚焦三个研究问题:教师
学位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不断影响和更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当今时代,计算思维作为人类三大科学思维之一,是创新性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之一,也是如今个人在激烈的从业竞争能取得优势的法宝,更是一个国家能立足于国际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我国为进一步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陆续出台相
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细腻而丰富的数据让每个人都无处遁形。面对这些隐含敏感信息的多维度、细颗粒数据,如何安全开展数据研究是一个值得被探讨的问题。传统隐私保护模型尽管可以满足隐私保护需求,但是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无法量化把控模型有效性和隐私性之间的平衡,二是受限于攻击者的背景知识储备。鉴于此,本文引入带隐私参数的、预设攻击者背景知识最大化的差分隐私保护技术,解决上述两大问题。本文以基于hinge损失的支
对分课堂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国内众多教师都展开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分课堂讲授、独学、讨论三个环节中,课堂讨论是关键环节也是最难掌控的环节。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是思维导图的两大核心功能,引入思维导图能否提高对分课堂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和是否能够提高学生成绩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首先对课堂讨论的研究现状、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对分课堂、思维导图、美国师生互动评估系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