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微转移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淋巴结组织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3例胃下部癌病人No.1、No.9和No.14v组(收集到目标组别淋巴结病人分别为:45例、41例和44例)233枚常规病理阴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淋巴结组织连续切片法检测发现:66枚No.1组淋巴结4例病人的6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82枚No.9组淋巴结3例病人的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85枚No.14v组淋巴结2例病人的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对连续切片阳性淋巴结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对连续切片阴性者检测分别发现No.1组另有7例病人10枚淋巴结、No.9组另有8例病人13枚淋巴结、No.14v组另有11例病人11枚淋巴结检测到微转移,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12=5.1429,x92=6.1250,x14v2=9.0909,P<0,05)。本组病人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微转移率分别为:24.44%(4+7/45)、26.83%(3+8/41)和29.55%(2+11/44)。三组淋巴结分组病人淋巴结微转移度为:No.1组24.24%(6+10/66)、No.9组20.73%(4+13/82)和No.14v组17.65%(4+11/85)。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原发肿瘤大体分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TRAP—ELISA法在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方面较连续切片法更敏感,胃下部癌病人No.1、No.9和No.14v组淋巴结均存在较高的微转移率,建议对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微转移检测,以准确分期及指导治疗;D2术式应为标准术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
目的:研究金属硫蛋白(MT)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的关系,探讨MT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当前网络媒体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显现,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要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建设,培养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队伍
目的研究PTEN、MMP-9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骨肉瘤组织中PTEN、MMP-9的表达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为骨肉瘤病因的探讨、临床
将小麦粉筛分为不同粒度区间的小麦粉样品,研究不同粒度小麦粉中淀粉特征。分析不同粒度区间小麦粉的淀粉含量、破损淀粉、糊化特性以及A、B淀粉含量,并分析不同粒度区间小麦
目的:研究5-烯丙基-7-二氟甲基白杨素(ADFMChR)选择性抑制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系细胞和中国仓鼠肺上皮CHL细胞系细
近年来,随着地方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各种文物破坏事件层出不穷,而自1982年即投入实施的《文物保护法》,被各方人士批评保护“不给力”。随着《旅游法》的出台和《文物保护法》
报纸
为了了解流体在球阀不同开度下的流动状态及对应的流阻系数,应用商业软件Solid Works Flow Simulation对球阀不同开度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和可视化研究。模拟结果表明
当前,数字贸易发展迅猛,其新型发展模式正在引发国际贸易规则的深刻变革。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着手制定数字经济相关发展规划,并积极探索制定数字贸易规则,以期获得国际规则
面时时代洪流的裹胁与命运的不可逆,我们每一个人会如何面对?在网络上被戏称“贾科长”的贾樟柯导演,在2015年携带新片《山河故人》亮相戛纳,虽无奖项斩获,却备受好评。这部影片
报纸